Saturday, August 24, 2019

988 時事100度訪談8月23日- 點評3大課題



1. 林冠英指无法说服敦马關莱纳斯证明火箭没控制希盟

首先,我們要看回林冠英的原版文告。林冠英是以行動黨秘書長與Bagan國會議員的身份發出這個文告。裡面他主要回應的是納吉說行動黨是希盟裡的造王者(kingmaker)造成馬來社會裡的不安。他舉例說行動黨無法說服首相馬哈迪關掉萊納斯稀土廠就是一個實例證明納吉說謊,不然如果‘造王者’這麼厲害為何又會失敗而需要辭職?
顯然,這個文告有雙重的目的和動機。

第一、就是要傳達給他們的支持者,尤其是關心環境公害問題的支持者,他們沒有忘記初衷改變立場,只是他們辦不到、阻止不了萊納斯經營下去。還說要繼續向首相勸說有關環保者的真實顧慮。我在想,他們是在暗示著首相不懂嗎?不久前馬哈迪不是才說了,他要大家相信專家科學家所說的,稀土工業運作不危害公眾?

第二個目的,其實林冠英是要向馬來社會派定心丸,急忙洗脫行動黨的“華人原罪”說行動黨並未主宰內閣決策。林冠英如此的喊話給人感覺像是在消費萊納斯課題,邏輯也怪怪的。不能影響決策,真的是個好事值得宣揚嗎?難怪民政黨和馬華好像撿到寶,隔天就發文告嘲笑行動黨擁有42個國會議席、6名內閣部長7名副部長都無法說服馬哈迪。他們用回敬行動黨以前對他們的批評,說現在行動黨的情況也是‘當家不當權’,‘沒有平起平坐’‘沒有制衡’。

林冠英提到的似乎也在說明內閣裡是行動黨不支持更新萊納斯執照,其他友黨人不就被影射說是支持更新執照的決定?

這裡我要點出林冠英文告的最大問題他必須要明白西敏寺的內閣集體負責制度。

關於內閣決策,內閣成員對外公開不能夠有自己的意見和立場,更不能呈英雄表現出自己的不同,站在道德制高點,然後置身度外。你不能在有受歡迎的決策時搶功勞,爭議性和不受歡迎的政策出爐時把問題和臭名留給你的盟友,這個嚴重違反內閣集體負責制的精神。內閣裡的討論必須保密,以換取內部討論協商的自由表態。

當然,如果有人不同意內閣決定或立場,卻要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做的唯有辭職明志,才來在外施壓批評首相和政府。所以,納吉有說錯嗎?如果林冠英和行動黨同僚還要再說他們不認同內閣決策,要繼續勸說馬哈迪,唯有辭職吧。

讓我舉個例子,在伊拉克戰爭時期,英國的Robin Cook毅然辭去下議院議員領袖的內閣職務,退出布萊爾工黨政府的內閣,過後才在國會裡鏗鏘慷慨演說表達對英國出兵伊拉克的抗議,贏得全場站立鼓掌。

我國沒有例子嗎?有的。Zaid Ibrahim。他身為當時的首相署法律部長,不能接受國陣政府使用內安法令去扣留郭素沁、Raja Petra和一名記者,所以毅然辭職抗議。

最後,我勸請行動黨拿出骨氣來。如果真正地打從心底不認同某項政策,比如說萊納斯執照更新的決定,就不要躲在內閣裡怪罪其他人作出不一樣的決定,敢敢辭職抗議。這股道德勇氣表達出的立場,肯定會震撼內閣,說不定反而會改變其政策決定。



2.希盟執政一年餘內閣改組

內閣真的要改組了嗎?這次是來真的?前天開始謠言滿天飛,昨天早上甚至有新聞報道繪聲繪影地引述內幕消息人說哪些部長會跟哪些部長職位對調,Mustapa Mohamad 會入閣啦,等等。

所謂內閣要改組的消息,自從安華通過補選當選國會議員後就開始流傳。還有,自從希盟上台執政後,首相馬哈迪不止一次說過,他不滿意一些內閣成員的表現。

記得嗎?今年5月,正當希盟政府執政屆滿一週年,馬哈迪就給他的內閣打分,10分只得5分,但他否認說要改組,因為說“部長們學習得快”。後來,馬哈迪的非正式發言人Kadir Jasin也開口要求沒有表現的部長自行辭職、知難而退。顯然馬哈迪想通過Kadir Jasin,對友黨的部長人選喊話,因為如果是自己黨的部長,他完全可以自行決定。
昨天下午最新的消息透露了什麼?希盟老大馬哈迪矢口否認內閣將進行改組。但他承認他曾告訴內閣提過說會調動部長的職務,但目前還沒有進行。

另一邊廂,我們又看到行動黨的秘書長林冠英和公正黨副主席祖萊達昨天又召開聯合記者會雙雙否認內閣有討論改組這回事。
整件事很奇怪吧?為何馬哈迪說沒有改組、沒有新部長呢?這意味著什麼?

我認為這就是其中的罩門。既然沒有新的部長進來,那麼其中一個最關鍵的人物:安華就不能進來。

好了,那我想請問,自從我國獨立以來,有哪位首相接棒的時候,不是時任的副首相?有,那就是目前希盟的馬哈迪,因為換了政府。除此之外,沒有了。

為何這個點很重要?因為我國沒有類似澳洲政黨存有的挑戰國會領袖的機制。馬哈迪說要遵守早前的紳士協議要把首相的寶座在2年內傳給安華,可惜他們似乎沒有定下確實的日子。後來,所謂的交棒日子一再拖延,有人開始說3年,有人則說馬哈迪還需要時間拯救大馬經濟。就連公正黨署理主席,也是安華的黨內對手阿茲敏也叫馬哈迪待至希盟執政屆滿。

如果安華沒被入閣,真的很難想象他身為後座議員怎樣可以直接‘空降’ 繼承首相的寶座。在西敏寺內閣制的國度裡,我真的還不知道有哪些例子如此。

畢竟安華已是公正黨主席了,而他太太旺姐卸任了。照理來說,安華應該可以名正言順地接替他太太的副首相位子,成為候任首相人選。
最糟糕的是,目前老馬並沒有此意,再加上旺姐本身也可能‘喜歡’上或眷戀當副首相的滋味而沒有意思要讓位,恐怕這又是老馬的計算,不打算把位子交給安華。這恰好是安華的公正黨陣營焦慮的事。

我想,聽眾裡應該有人蠻期待內閣改組會把一些‘不受歡迎’的部長名字都替換掉?相信華社裡的普遍口評,教育部長馬智禮的名字應該會名列前茅,是吧?根據昨天的一篇報道說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馬智禮並沒有犯下什麼大錯。華社不喜歡的未必其他友族社群同樣會不滿意。

更重要的訊息我要帶給大家的是,內閣成員的分配並不是選賢與能的過程。

怎麼說呢?

要知道希盟是個政治聯盟,由4黨組成,再加上沙巴民興黨的支持,一起分享權力。內閣正部長位子總數是28位,資源有限,到底要怎樣分配呢?首相雖然握有最後的決定權,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面對倒閣的風險。當然這個在我國還未發生過。

可是,如今首相馬哈迪在這個政治聯盟的地位已今非昔比了,在短短的一年半不到,就已牢牢地控制了內閣。當初他的土團黨在國會裡只有13席,自從大力招降納叛以來,如今土團黨已暴增至26席,在希盟裡排位第三並緊追老大老二公正黨和行動黨。馬哈迪扶持公正黨阿茲敏陣營並給予較重要的部門已是公開的秘密。公正黨的兩大派系惡鬥內耗和分裂,基本上已弱化了該黨的國會席位力量。而擁有‘華人原罪’的行動黨,經過統考事件、大學先修班固打制、再加上近來的爪夷文事件,已大大地弱化他們在大選時贏得政權的氣勢,元氣大傷。如今他們承受華社的大力批評與責罵,面對土團黨主導的政策,似乎兩邊都不討好,處於挨打的狀況。

昨天早上收到的傳言甚至說財政部長職位被‘大風吹’去房屋及地方部部長,我雖然感到錯愕和驚訝,但如今的政治局勢和邏輯說明,或許是空穴來風,卻不可小視。傳言也有點名到的是郭素沁,相信與她近來在她部門出位的言行舉止表現有關。

總之,這次馬哈迪要內閣改組的可能性比以往的高,目的當然離不開進一步鞏固本身的政治勢力,圍堵安華陣營的挑戰,同時測試行動黨和公正黨的反應。如果贏家不是馬哈迪,他絕不會貿然改組。



3. 政府或发债券用430亿收购国內大道

讓我先解釋為何政府會來到這一步政策。

首先,希盟競選宣言裡的第6項承諾就是要廢除大道收費

為何?希盟認為,建設基礎設施如道路和高速公路,是政府對人民應盡的責任。

他們承諾,将全面检讨所有的收费大道合约,用谈判的方式以最公道的价格逐一收购所有收费大道的股权,以渐进的方式最终取消大道收费。

相信在我國這麼一個主要以私家車驅動為交通、擁有第一第二現在第三國產車的國度裡,廢除大道收費肯定大受歡迎。這其實很民粹,納吉也做過廢除收費大道的舉動。

不同的是,希盟認為要收購這些收費大道,才能夠壓低甚至取消大道收費。

這次的是大手筆,政府建議要通過國庫控股發出價值430億令吉的債券用來收購大約15條收費大道,差不多是全國收費大道數目的一半。除了南北大道以外,大多數的大道都集中在中馬區。

政府的想法是,與其每年繼續賠償給這些大道公司阻止他們如期提高收費,倒不如省下來這筆費用押在收購費,把大道先買下來,再慢慢地調整或減少收費同時償還債券。

430億令吉是一個怎樣的數字?交通部的2019年度財政預算才只有57億令吉,不到15%或至少是7.5年的交通部預算數額。早前在6月時,財政部也曾向金務大公司獻議用62億令吉債券收購旗下的4條大道的特許經營權。那是其中一個方案,很有爭議性,首相沒有同意。
或許會有人再問,國家不是已債台高築,怎麼政府還膽敢舉債借錢?再怎麼說國庫控股是官聯投資公司,政府也需負責。關於這點,政府的說辭是,他們會成立特殊項目公司來接管大道特許經營權和財務,以便通過征收繁忙時段的交通擁擠費(congestion charge)來維持大道的基本維修,在其他時段給予折價或免費通車,同時慢慢償還債券數目。

那麼,這是不是個利民的好政策?大道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合約確實是個大白鯊,政府繼續根據那些不公平的協議賠償也不是辦法。可是希盟宣言裡也說,很多大道公司其實是政府擁有的,因為官聯公司和一些法定機構如EPF是這些公司的大股東。那麼,為何政府不直接先檢討合約呢?

所以我要質問政府的是,他們的交通政策中心思想和方向到底是什麼?私家車與公共交通其實是魚與熊掌。我認為430億令吉是個很大的機會成本,可以想象如果這筆錢是用來增加和改善公共交通設施,會有多麼大的效應。如果說政府在檢討了大道合約後,允許大道公司在合理的情況下抬高過路費,政府也就不用賠償或少賠償。政府也可以要求大道公司試試看政府提議的congestion charge,增加收益但在其他時段折價。

我認為開私家車代步的司機應該為他們的選擇付上環境碳足跡代價,如果政府給予他們免過路費,開車的人恐怕更難擺脫開車的癮。這會影響政府欲達至40%公共交通使用者的目標。所以,改善公共交通才是王道,擁車開車無論如何都不會比搭公交更省錢更能減輕家庭負擔!

再況且,還買什麼大道?咱們不是說要研發飛行車了嗎?xD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