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05, 2020

AiFM《名師早點》- 有條件行管令

今早在AiFM《名師早點》時段點評上週五首相慕尤丁宣佈的有條件行管令。
以下是原版加長版講詞:
***
名师早点,多知一点,我是志翰,群议社社员及政策研究员。大家好!
今天是5月4号,是有条件行管令的开始,你们早上在做什么呢?
有人五四要运动,今天要出来跑跑步透透气。有人想念最爱的早餐店美食,要堂食用餐。或可能今天你们要上班,现在还在路上?我希望你们的公司已根据卫生部和贸工部的SOP、做好完整的防疫措施准备,才让你们安心上班。
接着要看你身在哪里?一些州属,目前主要是联邦在野党的执政州(槟城、吉打、雪州、森美兰和沙巴)都展延落实有条件行管令,再加上霹靂、馬六甲、彭亨和砂拉越。
上周五首相慕尤丁在劳动节献词里的宣布,我原以为只会有更多的行动松绑和经济小开放而已,怎知原来是大解放!
这么说,行管令结束了吗?还没、还没,只是现在‘变种’了。
前后分别是什么?之前的行管令,政府宣布的是正面清单(positive list),意思是除了清单里肯定的行业(一般是基本供应和服务),其他的一概不可营业,全部人没事都应该待在家里。
上周五首相宣布的有条件行管令呈现的则是负面清单(negative list),意思是所有行业可以复工,除了清单里否定的23个经济领域相关活动。那些无法遵循SOP因为该服务难以保持社交距离或需要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或有可能形成大群聚,这些所谓‘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还不能办。学校也还不能重开。
虽说这个负面清单里牵涉不少行业,但基本上已允许相当多的经济活动,让原本待在家里的大部分人有理由或有需要出门。 至于这解封的宣布是不是来得太早或太快?政府曾说行管解禁要软着陆,现在到底是硬还是软?
世界卫生组织早前已列明6个条件衡量是否该国已作好准备解除封城令(或限行令)。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持续性研究就针对这6条件监控全球各国的抗疫状况,其中两项他们认为我国仍有不足的地方是:第一、我国疫情仍未完全受控制,每日新增病例平均仍高于50宗。第二、我国没有能力侦查、检测、隔离和治疗每个病例,并追踪每一个接触者。我本身不太认同他们的第二点,以我对卫生部的观察,其实目前我国应有能力做到追踪、隔离和治疗病例,虽然有争议的是我国检测到底充足与否。
针对最新的松绑政策,站在抗疫的公共卫生角度来看,越多的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接触,会增加社区传染的风险,特别是正当许多社区传染病例还未接近根除的时候。无可否认,近两周的疫情趋势有比较明显地好转,虽然昨天前天的新增病例又回弹到三位数。但由于社会和经济已差不多被封锁接近两个月,首相慕尤丁也说行管令期间每天要面对接近24亿的经济损失,很多人民没有收入坐吃山空陷困境,所以这已不纯粹是公共卫生的问题。
一般人常误解,行管令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其实不是为了完全消灭病毒传染,而是“压平曲线”避免医疗资源透支超负荷。这一点政府目前已做到了。可预见的是,这个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我国的疫情病例也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转零,大家也不能一直呆坐在家里。所以政府应该按部就班地让国家经济重新运作,来日方长好让各方有资源、士气和更有准备共同打长远抗疫战。
事实上,很多民众批评政府操之过急、不负责任地让国人暴露在病毒感染风险当中,或许他们误读了政府强调各行各业要做到SOP要求的每一项防疫措施,方才可开门让人上班,并不是要雇主没做好准备就一定要在今天开业复工。若没必要,员工应该留在家工作,政府没鼓吹全部人非得要回到办公室。所以,照顾员工的健康和顾虑他们的感染风险,雇主也得负上一定的责任。
工作归工作, 要记得,自己不被感染就不会传染别人,希望大家能适应这个‘’新常态‘’,自己的健康自己照顾,要常常注重个人的卫生,包括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和在适当时候戴上口罩。抗疫防疫是共同的努力和责任,不只是政府,还包括社区和个人。大家发挥守望相助精神总有一天可战胜新冠病毒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