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6, 2021

群議論點:疫苗護照措施面面觀

 



#群議論點 第七篇,社員林志翰撰寫
歡迎大家踴躍分享和參與討論

————-我是分隔線 ————


#林志翰疫苗護照措施面面觀

所謂的疫苗護照,其提議的目的已相當明顯——讓人流可安全和自由在國際邊防之間川行,特別是不需經過來回各10天的隔離期、省略兩邊的篩檢流程等時間和費用。這對於商務之間的來往、旅遊業的開放甚至是人道關懷(比如至親之間的探訪),其好處不在話下。對政府而言,除了振興經濟,一般上他們也相信有了疫苗接種後,接受這些回國的國民和到訪的外籍人士也會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去除他們感染當地社區的風險,因此從公共衛生角度他們認為解除這些行動限制是合理的。問題是,這些論述有相當多的成分目前還是科學假設,尚有一些不確定性。即使這些科學假設可以成立,社會倫理、個人自由和權利方面在某個程度上也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和傷害。

首先我們探討這些對疫苗功能的科學假設。要知道,疫苗要達到的功效有三個程度的保護作用,從最理想到最低程度是,1)一個人完全免於感染,2)他還是會受感染,但僅出現輕微或無症狀,3)他受感染同時會發病,但免於嚴重症狀和死亡威脅,同時他可能還有機會傳染給人。疫苗至少要達到(3)為最低標準,這肯定能顯著紓解醫療系統的醫護壓力。目前主要的第一代疫苗臨床結果也強烈顯示它們能避免疫苗接種者出現嚴重疾病,同時在短期內顯示保護疫苗接種者免受感染,有些的功效甚至高達95%。當然對於需要兩劑的疫苗,這些免疫的最佳效果是在注射了第二劑疫苗後的一兩個星期後。罩門是,是否受感染的標準是使用RT-PCR篩檢來判斷,再來是功效如何也取決於個人處在的風險環境,比如說對前線醫護人員的保護功效會降低至50-70%不等。現在大家擔心的是,不同疫苗產品的保護作用在不同社區風險群、不同年齡層、不同個人身體免疫狀態之下或許會有不同。再來,目前疫苗的長期保護作用還未明朗,#病毒突變 的情況增加了不確定性。比如說年初發現的南非變種病毒,根據近期科學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目前幾個主要疫苗面對這個南非變種病毒產生的免疫反應和功能有減弱的跡象。所以我們要擔心,一旦疫苗接種來不及在全世界有效落實,病毒突變持續弱化目前的第一代的疫苗的功效和免疫反應,是否疫苗護照的科學假設要重新檢討?還是需要該護照持有者不時注射疫苗加強劑,已‘更新’疫苗的‘版本’?還有,打了疫苗後是否產生足夠的抗體為有效的免疫反應,該國的公共衛生邊防要關注——一般上他們可能會為這些疫苗接種者做快速抗體篩檢。但是,萬一這些疫苗護照持有人不過關,檢測到不足的抗體,怎麼辦?然後類似的抗體篩檢有一定的機率會出現誤差而呈假陽性或假陰性,又怎麼辦?如此一來,疫苗護照為確定的通行證不是也要打折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直至今年115日他們依然對疫苗護照持反對立場。發言人說“目前對疫苗減少病毒傳染的有效性還有太多基本的不確定,同時疫苗生產和存貨依然有限”,更說疫苗接種證明不該等同於豁免其他的防疫措施。

疫苗護照造成的社會影響主要是這個政策對這世界很多還未有機會注射疫苗的眾多人口非常不公平,畢竟他們拿不到疫苗貨源也不一定是他們國家的錯。還有,一些社會階層人士排在國家疫苗接種計劃的後期比如說第三期,因此這政策在他們的眼裡也不公平,他們會質問一些人比如說政治人物為何他們可以那麼早就得到疫苗。

我認為,即使政府要配合世界多國落實疫苗護照這概念,政府在公共衛生和防疫政策方面不可以對沒有該護照的人有不合理、不公平的差別待遇。政府必須要讓這些人在符合特定的情況或基於人道緊急事故申請,免於某些方面的行動管制。而疫苗護照僅可以是個醫藥認證參考,不可以假定疫苗接種者一定不會受感染或傳染給他人,衛生部必須還要為邊防防疫措施設下其他的檢測依據和醫學診斷,確保該人不會造成社區傳染風險。不然大概我們要擔心黑市疫苗護照崛起,因為一些情急人士會要走捷徑。


***

相關的媒體馬新社中文華語新聞訪談報道在此:




Tuesday, February 23, 2021

Addressing pandemic-induced global medical supply issues

Public excitement prevailed at the arrival of the first batch of Covid-19 Pfizer-BioNTech vaccine yesterday, probably more as a sign of relief and hope for ending the pandemic soon.

Some 312,390 doses of vaccine were reportedly received, and the National Covid-19 Immunisation Programme will be kicked off in phases from February 26 with Prime Minister Muhyiddin Yassin due to receive his first dose under public scrutiny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programme.

The challenge has just begun, aiming to vaccinate more than 80% (> 26 million) of the population residing in Malaysia within a year, with the first shipment of doses representing merely 0.6% of the doses required (all except one vaccine candidate in the Malaysian vaccine basket requires two doses).

The world is not equal, worse during the pandemic. More than 80% of the population were immunized in Israel by February 18, about the target our government sets for our own country, albeit one year earlier.

Globally, as of February 20, more than 199 million doses have been administered, with 87 countries (45% of the 195 in the world) having received their first vaccines, before Malaysia officially gets its very first dose.

The current projections for global vaccine rollout suggest that many will have to wait at least three – and up to five – years to cover 75% of the population with a two-dose vaccine, leaving many low-income countries behind.

Due to the growing inequality among countries during the pandemic, the global economy will get hit hard through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and travel restrictions; the economic impacts are estimated to cost around US$9.2 trillion (RM36.8 trillion). Developed economies would pay, too, shouldering half of the burden of the hefty cost, if they let poorer countries go unvaccinated for longer periods.

Given that the acute global demand for vaccines far outstrips the current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upply from a limited number of manufacturers, “vaccine nationalism” exacerbates the global inequality.

The world map of vaccine contracts shows exactly that: a small group of wealthy nations has procured the bulk of the global vaccine supply, reserved more than enough vaccine doses for their own domestic use (eg, the UK 3.4x, Canada 3.35x and the European Union 2.3x). Out of the 9.59 billion doses booked by February 12, if redistributed evenly, that would be enough to cover more than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Such “vaccine nationalism” coupled with limited manufacturing has caused an “artificial scarcity” that prevents vaccines being shared equitably among countries.

The shortage is not only in vaccines, some countries also find it difficult to obtain adequate Covid-19 related medical products, such as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PPE), diagnostics, medicines and other medical devices like ventilators.

Artificial scarcity and high demand for such products create a situation where the goods go to places where they can be sold at higher prices, thus resulting in some medical products priced out of affordability at adequate quantity for low-income countr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such as patent, trade secret,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pyright,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jor barrier for competent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all over the world to ramp up the production of Covid-19 medical products to meet global demand during this period.

Many patent-holdi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shown insufficient plans, lack of willingness or no plans at all to openly license or transfer technologies to competent manufacturers globally.

Even if some of the corporations did offer voluntary licences, they set the conditions for their chosen partners to determine where to supply and at what pri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ndemic, American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Gilead Sciences already set a negative precedent: excluding nearly half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ncluding Malaysia) from accessing alternative suppliers at a lower price for an early potential Covid-19 drug treatment (remdesivir), which has now been delisted by the WHO for lack of efficacy.

Plenty of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the IP barrier to access to medical products and tools is real.

Malaysia is vulnerable to such patent-barrier induced medical products shortage. Malaysian-owned patents comprise only 4% ou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tents granted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 Malaysia from 2003-2018.

The top 10 foreign countries whose companies and other entities took control of nearly 80% of all pharmaceutical patents in Malaysia were the US, Switzerland, Germany, Japan, France, the UK, Belgium, Sweden, Italy and South Korea.

This corresponds to 56.1% share or RM22.8 billion worth of all pharmaceutical imports from these 10 countries alone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2016-2020).

This shows the degree of high dependency Malaysia has on imported medical products, given that the trade deficit in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is widening year-to-year to the tune of RM1.06 billion in 2020.

What is more concerning is that the pharmaceutical imports for 2020 dipped significantly by 18.6% compared to the preceding year. Perhaps this is caused by pandemic-driven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and global shortages (due to acute high demand).

Given these circumstances, South Africa and India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o the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 Council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WTO) on October 2, 2020, requesting a temporary waiver to be granted to WTO members so that they do not have to implement, apply or enforce certain IP obligations related to Covid-19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he pandemic.

The TRIPS Agreement requires all WTO members to grant 20 years of patent monopoly for products (including medical products) if they satisfy certain criteria and conditions.

This “waiver proposal” that now has support of nearly 100 member countries would empower countries to do their best within their policy space to scale up manufacturing capacity, engage in R&D collaboration to develop new treatment and tools, allow transfer of technology, and have access to the increased supply of Covid-19 products and tools from other competent manufacturers, without the fear of expensive litigation.

This proposal would be also useful to provide expedited legal certainty and clarity to the competent manufacturers, especially tho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Malaysia, to effectively leverage their unutilised capacity or invest in new capacity to ensure sufficient and affordable global supply of such life-saving products.

Given the glaring global failure of fair distribution of Covid-19 related resources, some countries have come into the painful realisation that relying on the mercy and limited voluntary actions from the 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s is perhaps not the solution in a global pandemic.

While a growing number of countries have voiced their support for the waiver proposal (with the co-sponsors now including the entire group of African countries and a few others in addition to South Africa and India), not surprisingly, the opposition to the proposal mainly consist of the top patent-holding developed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S, the UK, Japan, the EU, and Switzerland.

This pandemic is unprecedented in human history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infected and who have died from the disease. So, delivering universal, affordable and timely access to vaccines and critically important medical treatments should not be left to monopolistic market forces.

In fact, several corporations have received enormous amounts of public funding and investment supporting the Covid-19 R&D.

Moreover, governments, health care workers,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have also contributed substantially to clinical trials and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to advance the knowledge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D activities on different therapeutics and vaccines.

Therefore, it is completely legitimate to ask for Covid-19 related IP to not be enforced during this pandemic period.

The current flexibilities in the TRIPS Agreement, including government issuance of compulsory licence, is a piecemeal solution at best and would not provide timely responses during the global health emergency for the government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access to Covid-19 products, treatments and vaccines.

Thus, it is high time to urge our government to unconditionally support the waiver proposal come the next scheduled TRIPS Council meeting on Feb 23. I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for the country (especially if we all care to get our vaccine shots within a year), and everyone in the world will benefit from it. 

42nd article for Agora@TMI column, published on The Malaysian Insight, 22 Feb 2021

Sunday, February 21, 2021

Astro Radio Special Interview (Feb 16): MCO结束得太早?专家这样说

  記者採訪錄音講詞文檔:

1。政府根据疫情发展,在不同地方落实不同管制令,这算不算预料中的宣布?
前一次,我国也落实同样的措施,局部MCO,不过到最后疫情又反弹,这措施是不是有漏洞?

答:這次政府宣佈放寬部分州屬和地區的行動管制,並說明該些地區的疫情已明顯改善至當地衛生局可處理的地步,同時跨州跨縣禁令依然存在。這些種種的措施我認為相當合理。

首先,是否疫情在這些州屬地區已好轉?確實有些跡象顯示為何除了雪隆檳柔以外,這些州屬都如今可進入CMCO期。如果我們看回昨天16號公佈的各縣市疫情數據,雪隆檳柔的縣市幾乎都還處於紅區,蠻多在過去14天還新增超過四位數的病例!雖然這幾天開始有些緩慢地減緩病例,這些地區不被鬆綁可以理解。其他州屬大部分的縣市區都開始從紅轉黃或橘色警戒甚至綠,所以讓這些地區的居民可以重新工作振興經濟,這也實在應該。過去14天他們表現良好讓疫情控制下來,應該給予類似的獎賞優待。

這跟111日宣佈的局部州屬MCO 2.0緊縮政策不同,那時是政府後知後覺發現其他州屬已受到嚴重傳染,後來才在22日宣佈全部州屬除了砂拉越都進入MCO 2.0。而這次的政策方向是要鬆綁-- 與去年12月初政府的CMCO過早鬆綁跨州限令有別,這次政府吸取了教訓,只在當地疫區鬆綁,卻依然保持跨州跨縣禁令,對目前疫情狀況來說,這是明智之舉。



2RMCOCMCO地区开放社交活动,也允许部分经济领域重新营业,包括水疗,会不会难以压平疫情曲线?

答:最不損傷經濟的疫情控制方式,就是針對性處理縣區內的疫情。即使哪個縣市突然疫情惡化,只要跨州跨縣禁令還在,就只需要調整那個縣市的行管令狀態,比如提升至MCOEMCO

因此,CMCORMCO的社區允許更多經濟活動是合理的,但政府應該更嚴厲管制的是業主的SOP,所以即使經濟活動可以繼續,也必須把防疫措施納入其中考量。



3。政府仍禁止跨州跨县,以你看法,这是不是防疫的关键,只要守住这点就足够?
不过,10公里移动禁令解除,也就是说,人民可以去到10公里外的地方,一样会增加人群流动,病毒传播机率依然存在?

答:病毒傳播的機率確實與當地社區傳染的嚴重度和人群流動與接觸有關。人民要去10公里外的地方,我想,應該要依賴交通工具,對吧?目前在MCO的地方同樣限制每車兩人而已,無形中這也局部地控制了人流。

我想,政府的想法就是要把疫情的範圍局限在同一縣區內,畢竟那也是縣級衛生局的疾病控制行動範圍。政府必須要繼續監督這個鬆綁措施的影響,是否會造成一些原本疫情較嚴重的縣區變得更惡化。如果兩周內疫情數字反映出這個問題,可能政府就該再緊縮措施了。



4
。你认为,现阶段,政府哪方面应该再加强?还是只能靠人民自律了(最好不要随便出门)?

答:既然政府肯為經濟活動而鬆綁一些措施,同時強調SOP管制的重要性,那麼政府就要執法確保社會各階層都遵守SOP條例。當然,單靠政府執法防疫不可能奏效,最重要是人民也能明白和跟從最新指令。

政府目前要做到就是通過追蹤病例和針對性篩檢再進一步拉低各縣市的社區傳染病例,同時確保疫苗可以盡快到來並為高風險群先注射接種。如此一來,要把疫情曲線壓下至一個安全低風險水平就指日可待了。

 

5. 大家都期待跨州 你认为单日确诊病例要去到多少 才是适合跨州的那天?

答:我認為,這要看當地的疫情數據。簡單來說,如果該州擁有很多紅色疫區,基本上該州應該被封鎖,不允許以社交為理由進出。

目前政府的縣市疫情數據是以14天滾動累積病例為準,不只是看單日確診病例。14天,應該足以包含偵查病毒傳染鏈的兩代,所以如果疫情是受控制的,傳染鏈可斷,意味著兩周後可看到累積確診病例下降。

我們再看回去年610日,當首相慕尤丁宣佈全國進入RMCO解除跨州限令的時候,當時只有兩個紅區,全國有四分之一的縣市是綠區,其他縣市的疫情都在可控制的範圍,那麼全國自由通行才有可能。不然,政府也可以先局部開放,允許低風險的州屬,尤其是已處在RMCO的地方可自由川行,這也比較理想可行。


採訪录音:https://player.whooshkaa.com/episode?id=792817


Astro Radio special interview (Feb 9): 团圆饭分餐不分爱

 記者採訪錄音講詞文檔:


1。每个人都说,要以新常态过新年,到底怎样过年才算新常态?

就好像,政府允许最多15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聚集就有传播的风险,你可以过几招,新年的时候注意事项吗?
(例如:开窗通风?一直在家戴口罩?吃东西时只吃自己的份?拿了红包洗手,?不过有人提议给电子红包更好,减少接触?)
以上说的,是不是都可以尽量减少病毒传播。

答:以新常態過年,這意味著即要過華人傳統習俗的新年,卻要改換一些方式同時兼顧和注意防疫措施。

基本上政府允許的是除夕夜團圓飯,惟條件是只限最多15人而且必須來自方圓10公里範圍的親人而已。新年期間還是不允許家門開放給訪客拜年。但人們還可以去寺廟祈禱,但入廟的人數有所限制。

這樣一來,如果你不是信徒不去寺廟膜拜,與華人新年習俗相關的主要風險就在於團圓飯了。扣除了自己本來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比較直接的風險就是其他家戶的親人。政府已首先把會交流的人數控制在15人以下,自然病毒大傳染的衝擊和影響也減少了。

那麼要怎樣吃團圓飯才會安全呢?

如果遇到久未見面的親友,不要因為太興奮忘了不可以有肢體接觸哦!如果要交談,即使是在飯桌時,請盡量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夾食物方面盡量使用公筷,各自使用自己的飯碗,即使沒有疫情,這也是良好的衛生習慣。無論小孩是否先拿紅包,所有人要記得先洗手才吃飯哦!

如果恰好有親人生病了,或他是需要隔離的人,您就記得要先抱歉地勸告他不好過來了,先委屈他了,但他家人過後可以把一些飯菜帶回去給他。

如果大家都做得到、做得好,基本上大家可以至少愉快過除夕夜。

2. MCO 2.0到年初七届满,大家都在盘算政府年初8开放跨州,这样就能回家过节,你赞同吗?
还是到时候,部分人已经开工,所以回乡大军没有这么多,造成的风险没有这么高?

答:跨州的限制,不一定要與任何名稱的MCO掛鉤。意思是,即使MCO 2.0屆滿不再延長而轉為CMCO,未必政府需要開放跨州限制!

 我覺得政府的考量可以獨立於接下來的新年日子政府的評估應該取決於目前全國的疫情走勢。我認為政府可以先寬鬆開放某些疫情已有顯著改善的州屬,特別是那些已有相當多縣市已處於綠色或黃色警戒的州屬。但對於紅色疫區,政府不可以草率提早開放,以防止病毒再次傳遍全國,枉費各地前線人員過去的努力。


3.
游子不回家,是否就能有效阻断感染链?是否不过年,疫情就会有所减少?

答:遊子不回鄉的影響其實蠻大。要知道最多遊子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通常就是在大都市,而這些地方目前是病毒在社區傳染最為嚴重和肆虐的地方。而在老鄉的親戚,有更多是上了年紀的長輩,他們是最大的風險群,最應該受到保護以免受感染。如果允許跨州拜訪的話,恐怕身在疫情紅區的遊子就會在短時間內把病毒散播到全馬的各個角落小地方。所以問題不在於過年,而是要控制回鄉的人流。

4。刚刚政府选布开放堂食,服装店也开了,MCO 是不是已经名存实亡

答:相信大家早已察覺到MCO 2.0不如 1.0嚴格,而越來越多經濟活動也開始鬆綁,放寬允許營業了。因此,不要太在乎眼前的行管令叫什麼英文字母,管他叫MCOCMCORMCO也好,大家要看的是其中還有實施和保留的行動限制是什麼?

雖然近來幾天似乎可看到疫情比較受控制,但政府目前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其實是為了拯救經濟,並不為公共衛生考量量身定作。政府說過要靠執行更嚴格的SOP和人民的自律遵守,才能進一步壓下疫情曲線。

 


https://zeta.my.com.my/news/news-update/article.aspx?node=94722


特别报道:年夜饭“分着吃”,健康又安全

Feb 11, 2021


你准备好以新常态过农历新年了吗?

尽管政府允许民众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不过新冠疫情还在肆虐,团圆饭自然也要吃出不“疫”样。

感染生物学博士林志翰传授了5招,告诉大家如何平安得吃团圆饭,首先,今年的团圆饭就来个“分餐不分桌”,每个人配备专属碗碟,夹菜时用公筷。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第二,不管围桌吃饭还是聊天交流感情时,都要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第三,见了面不握手也不拥抱。

第四,大人发了红包小孩接过压岁钱,都要洗手。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出现症状或需要隔离的人,就留在家。

团圆固然重要,但健康平安也不能少,林志翰博士表示,这5项注意事项/如果大家都“做得到”、“做得好”,基本都可以过个平安年。


https://zeta.my.com.my/news/news-update/article.aspx?node=94719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政府真的能兼顾吗?

Feb 10, 2021


再过2天,就是华人农历新年了,政府在昨天放宽限制,开放堂食、让所有零售业重新营业。

感染生物学博士林志翰表示,政府目前的政策,显然是为了拯救经济,并没有为公共卫生而在考量。

他说,病毒传染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政府在这个时候允许更多人外出,肯定会提高传播风险。除非人民够自律,否则疫情曲线难以压平。

不过,林志翰博士认同政府制定的新年SOP,尤其禁止跨州跨县,将游子大军都留在原地,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

要知道最多游子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通常就是大都市,而这些地方目前是病毒肆虐最严重的地方,如果让游子们回乡过节,短时间内,肯定会把病毒散播到全马的各个角落。

团聚防疫原本就两难全,为了家乡父母的健康,今年新年大家就暂时牺牲一家团圆,留在原地过年吧。

 


Wednesday, February 17, 2021

南洋商報獨家深度訪問- 生命生计并存 抗疫路怎么走?

 感謝友人詩承深度訪問及專業的專題撰寫。

// 林志翰:采绩效制

按各区疫情收放管控

感染生物学家林志翰博士认为,如果政府要在平衡经济和公共卫生上避免不必要损失,就需回到以数据论证为导向的政策(evidence-based policy),政府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疫情需要,落实不同严格程度的MCO。

他说,即使要采用全面封城的措施,也可能局限于某些出现严重感染群爆发地区,而且他也希望,若政府不再延长MCO,卫生部在松绑限制方面,要小心斟酌。

他点出一旦疫情不受控制,即使没有外在的限制如MCO,经济也必定会遭受冲击和损失。

“这个逻辑很简单:相当大层面的经济活动需要劳动力来操作,一旦有更多劳工生病或必须被隔离而缺席,或因有员工确诊,商店或企业必须停止营业,这些(经济成本)成本可能不少于目前MCO 2.0限制下的规定。”

过早松绑前功尽弃

他以政府在去年12月初过早解除跨州跨县禁令和外出人数限制为例提醒说,过早的经济和行动松绑,会导致前功尽弃,并演变成今天疫情失控的局面。

“所以,替代方案必须回到传染疾病学的原理,是否真正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染?

“所谓要平衡经济的考量,前提必须建立在疫情受到控制的基础上,这算是反映某个程度的‘绩效’制;比如说经济松绑是因为疫情已明显受到控制,反之收紧MCO是因为疫情恶化。

...卫生部最近采用具争议性的通令,就是仅检测出现症状的近距离接触者,以及感染群的样本检测数量也被减少。

有些人担心这个做法会为社区带来不良影响,也有人认为少检测等于确诊病例减少,是否能让人民安心。

但林志翰却持不同看法。他说,卫生部的最新通令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特别是在我国公共医疗体系目前正承受巨大压力之际。

“要了解目前我国的公共医疗体系濒临崩溃,特别是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资源已不足、人手紧张,捉襟见肘了,其中导因是短期内持续飙高的每日确诊数字和活跃病例,这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以致无法再负荷。

“政府无法在短期内增加太多人手来应付医疗需求,这也不可能是可续性的应对方式。”

他直言,在这段抗疫期间,时间对医疗人员非常关键,工作的蹉跎会影响抗疫的成效。

他解释,由于近期的确诊病例居高不下,卫生局官员每日处理病例追踪的工作量相当庞大,而且追踪病例其实是更重要的抗疫工作,所以这解释了为何这个时候政府祭出这个无奈的政策,但完全符合目前的疫情逻辑。

“只检测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也是有其道理的,因为这些人最有可能感染,而且他们的病情比一般其他病患(80%)严重,政府提早关注他们的状况有助于提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

全面封锁属下策

林志翰也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抗疫和经济两者并存。

他认同全面封锁式的MCO其实是相当不精准、经济代价极高的措施,此乃逼不得已的下策。

他指出,除非疫情已告急到一发不可收拾,医疗系统已频临崩溃,疫情严重到政府的病例追踪和筛检都应付不来和开始失效了,那类似MCO 1.0的“短痛”措施,在今时今日才能被合理化。

他点出,相较于去年3月,我国现已拥有更多资源和处理疫情的经验,架设更完善系统应付疫情,但需要根据最新病例分布和感染群数据分析了解疫情各地的动向而采措施对症下药。

他坦言,防疫措施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如旅游业、展览业和活动空间租用等深受影响,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一些行业因此倒闭,另一些行业比如网销平台、健康产品卫生用品则大唱丰收,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把危机转为商机,但不是每个人每个公司都可以轻易转型。

“我认为,要经济和生计好,就要有个‘防疫绩效制’——如果疫情能控制下来,大家都能比较安心工作和进行一般的经济活动,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落实比较严格限制经济活动的防疫措施。”

...

针对性发放津贴

林志翰则认为,由于政府本身的资源有限,所以更应根据援助需求而针对性给予协助/津贴,不好再无差别地大笔酒钱分发给家家户户。

他解释,经济体相当程度上依赖全球经济需求和生产链,目前全球经济萧条是事实,所以要重振经济也得了解其中的局限在哪里。

“政府若能保工作和企业,这个应该优先;但如果企业无法生存而倒闭,政府有责任照顾那些失业的家庭,并提供津贴予其他公司在这时候聘请员工。

“我们得了解,无论一个家庭被列为什么收入等级的,一旦失去了工作饭碗,那个家庭就可能陷入财务危机。政府应全力以赴保住经济活力,减缓失业压力同时刺激和创造更多工作机会。”

他补充,其实政府在过去的几个经济援助和振兴配套已做着一些如此的安排,但现在更要研究如何善用资源已获得最大的社会保护和振兴经济成效。

“挣扎的私人界一些可有获取政府提供的借贷援助,如果还可以撑下去那就最好不过,能有适当的变通和转型最好,这时是公司上下层一起共患难的时刻,公司也应拥有社会责任照顾员工的福利。”


全文在此:

https://www.enanyang.my/%E8%A6%81%E9%97%BB/%E3%80%90%E7%8B%AC%E5%AE%B6%E3%80%91%E7%94%9F%E5%91%BD%E7%94%9F%E8%AE%A1%E5%B9%B6%E5%AD%98-%E6%8A%97%E7%96%AB%E8%B7%AF%E6%80%8E%E4%B9%88%E8%B5%B0

Sunday, February 14, 2021

群議論點 - 百姓十天,部長三天:問題出在哪裡?

 


百姓十天,部長三天,問題出在哪裡?

在國內疫情仍糟糕,全球疫情也還同樣肆虐的時候,突然衛生部部長宣佈這項新政策,確實很難責怪人民有很糟糕的觀感。當中的雙重標準最讓人吃不消:回國的普通百姓需要隔離10天,部長3天。民眾會質問,為何3天可行?安全嗎?部長和高官們常需要出來與群眾見面,會不會增加社區感染的風險?

如果只是一般隔離政策加上一次檢測而已,肯定3天隔離不行且無效。因為如果一個人剛受感染前面幾天不會驗出陽性結果,自然3天後也不可能辦到。

但是,我們一般民眾也要明白,縱使可能有些人不喜歡這政府或某些政治人物,但要知道部長是內閣成員,如果他們非得要為國家執行重要的任務,非出國不可,回國後10天內也有特別的任務必須要出外的話,我覺得政府需要制定特別的措施防範高官們在任務的前後受感染或感染他人,包括出國前後頻密篩檢,衛生部官員監督高官們執行任務的程序有無跟從和遵守SOP。這個必須是個例外,不是部長們的常態,意思是說,如果部長高官提出申請時無法合理化這個需要,衛生部不應該批准或允許他們3天後就離開隔離狀態。

針對新政策,昨天衛生部部長的說辭就好像打臉他去年10月說過的話。縱使高官們可以在法令下豁免一般的隔離期,但他必須要知道這個課題的敏感度,畢竟民怨已累積良久,人民厭惡政治人物擁有雙重標準。所以,如果他可以從頭來過,他應該要往另外一個方向來處理這政策:他必須要說明,能獲得3天隔離令的不是自動的常態,而部長必須提早提出申請並合理化這舉動。如此一來,即使還是有人不滿意,但看起來就相對地合理,政府比較可以自我辯護。

#群议论点 


Interviewed by 8TV Mandarin News (9 Feb 2021)


Monday, February 08, 2021

《百格》深度訪談 - 如何應付疫情

 

大马冠病疫情 结构问题有方法可解?


我国疫情日趋严峻,现阶段卫生部仅关注新增确诊病例以及冠病基本传染数, 但卫生专家们认为,这不足以控制复杂的传染病大流行...



志翰(後期的評論):精準數據方面,不是我說的:我認為科技在某方面確實有用,但很多時候依然有其局限。
大家不要太迷信MySejahtera app型的科技,即使它可以用來說明在同一時間點上你和某些人在哪個場合出現,但它不能判斷是否你們有沒有近距離接觸,有沒有戴(好)口罩和顧及個人衛生,有沒有感染風險。要全部人都一起叫來做追蹤病例和檢測嗎?那麼到底衛生部和社區要處理多少人?
所以,回到最後,最好還是由專人通過訪問來了解和判斷誰才是確診者的親密接觸者。亂撒網不止補不到魚,還浪費力氣和資源,在疫情嚴重的時候,這很不智啊!



《百格》深度訪談 - 解答程序疑惑

【深度访谈】大马冠病疫情 关键结构问题

大马冠病疫情高居不下,早前就有一些在隔离中心的人士投诉隔离中心病床不足、环境糟糕、缺乏饮用水、甚至缺乏医护人员,更有确诊者被拖延了好几日,才等来救护车载送入院。 针对这种种问题,百格尝试联系卫生部,但得不到答案。



1. 有不少患者表示在隔离中心期间他们被多次转移到不同的医院或隔离中心,卫生部转移患者的举动是否违反了隔离原则?
答:這個很難說,要看患者的具體臨床情況。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患者會先送到醫院呢?
根據衛生部的新冠肺炎指南附件2(Annex 2):
需要入院的患者的條件包括:經過檢測實驗室確診為陽性,可是臨床上顯露出病發症狀;任何出現症狀的疑似病患(suspected case)包括親密接觸者,特別是擁有其他潛在醫療狀況或疾病、免疫力弱、孕婦、少於兩歲的幼小和大於60歲的樂齡人士。
但如果患者沒有症狀或出現輕微症狀而已,醫生可以建議直接送往低風險的隔離中心。
即使入院的病患也不會長久占霸病床,符合以下條件的也會轉移到低風險病床或隔離中心:
一. 從出現症狀算起至少7天已過去了
二. 症狀已出現顯著的康復,至少3天無需醫藥抑制病情,同時其他的潛在疾病也受到控制
2. 得到冠病”阳性”确诊报告开始计算的10天后,患者就可以直接出院吗?即使患者仍带有病症(如咳嗽、发烧、呼吸困难等)依然可以出院,并且不具感染性吗?
答:
同樣根據指南附件2:
即使是曾有症狀的病患,只要符合以下的條件,皆可出院:
一、從開始出現症狀算起至少10天過去了
二、至少24小時以上在沒有醫藥抑制的情況下,沒有了發燒症狀
三、其他的症狀比如咳嗽和呼吸困難已有顯著地改善
所以還帶有發燒病症或嚴重症狀的,是不可以出院的哦!
那些符合條件出院的,確實已不具感染性。
3. 诺希山早前说过,“10天后,患者体内的病毒不具有传染性,因此院方没有进行第二次swab test”这种处理方式正确/有效吗?相关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答:其實早在去年5月26日,衛生總監已在媒體宣佈這項新指令,那也是根據當時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南。各地多個科學實驗一再地證實有關事實,那就是在康復者的身體裡,從出現病狀算起,到了第二個星期,已沒有任何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可以傳染他人了。即使PCR一再地偵查到有病毒,這也無濟於事。根據新加坡當時的實驗資料顯示,還有百分之五的人到了症狀後的33天都還被偵察到有病毒;只有百分之三十在15天後,PCR才轉陰性。這是因為身體在解決了病毒威脅後痊愈過程,還有病毒殘骸需要排出身體,而PCR還是可以偵查到這些病毒殘骸。因此衛生部確實已沒有必要需要進行第二次檢測,也可以讓康復者出院騰出床位了。

Friday, February 05, 2021

八度空间华语新闻 (2021年2月5日)

【国安会被抨不了解华人习俗 朝令夕改致民众防疫松懈】

除了朝野政党,卫生部前副部长李文材也抨击,只允许一家人在同一屋檐下拜年、吃团圆饭的限制凸显出国家安全理事会对华人文化和农历新年习俗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另外, 群议社社员林志翰也担心,政府经常出尔反尔,公布标准作业程序后又U转,不但会成为民众的笑柄,也会让国人掉以轻心,不再认真看待和严格遵守下一个防疫标准作业程序。


1) 您对国防部长昨天公布的农历新年SOP看法 & 原因
昨天國防部長鬧笑話了,因為他代表政府宣佈的SOP非常不合常理。
第一,顯然他們不知華人的團圓飯是什麼時候吃的,因為這個SOP制定落實在大年初一和初二。
第二,只有同一屋簷下的人可以一起慶祝吃飯,但最高可以允許20人。請問哪個家有這麼多人住在一起?
第三,政府使用‘拜訪’(ziarah)這個字眼,限制給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人,令人啼笑皆非;
第四,政府在其他的經濟活動上卻放寬了,人民在外已可以做很多事情,就是不可以親友團聚吃飯,人民質問,這合理嗎?可以在夜市一起吃飯嗎?
2) 您觉得有什么SOP是需要调整的吗?
需要調整是肯定的,但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因為政府已成為笑柄,我會擔心接下來人民會不會認真遵守變得更認真合理的SOP。
我覺得寬鬆一點對待,勸告同一時間的拜訪人數限制和拜訪範圍限制,是合理的,雖然政府若要執法起來恐怕也不容易。所以這個時候政府,尤其是衛生部更要做的是衛生教育宣導如何安心抗疫過年,叫人如何時時刻刻惦記著重要的SOP。
3) 昨天的SOP在坊间引起反弹,您认为原因是?
SOP在坊間引起反彈是預料中的事,更多人其實是在嘲諷荒唐的SOP。縱使今年大概華社都已準備好心情過不一樣、疫情籠罩的新年,再加上經濟受衝擊,想要過年人民都已苦不堪言了,現在卻有這樣的SOP規定要進一步限制華人如何過年。看到荒謬和矛盾之處,人民只能苦笑啦!
政府應該要有一定的社會敏感度,類似有關族群宗教文化習俗等的限制,他們得先咨詢一些團體了解這些措施的可行性,然後才公佈。不然脫離現實,雙重標準的SOP,怎樣叫人信服去遵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