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03, 2021

纾解前线人员的压力

 我国的第三波疫情已从糟糕陷入危机状态。近来每日确诊数字都徘徊在4千至5千以上,上周日(1月31日)活跃病例的总数创新高,达4万8150人。这些都是卫生部前线人员的直接负担,尤其是活跃病例每天增加数以千计,即使当中大部分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患者并被令居家隔离,这也无法掩饰前线医护和非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激增。这些所谓的人民英雄正辛苦地撑著,频临崩溃。

人民愿景计划(POWR)和大马穆斯林青年运动(ABIM)上周三举办了一场前线人员心声线上分享会,整理并传达了30名前线人员通过调查问卷的匿名回复。这些心事他们苦无投诉之处,因害怕上司惩罚。无需我再赘述,但必须指出的是,即使没新冠疫情,平时政府医院诊所的医护人员已相当忙碌了。

2021年财政预算案显示,卫生部无意在今年显著地增加人手。在全国各地疫情都恶化的情况下,现有的人手调动效果也有限。每个人就只有一双手,每天也只有24小时,怎么说前线人员不是机器人,总得要有充足的休息才能让身心继续工作下去。可是目前的医护需求几乎每日增高,再加上有些医护人员因不幸染病而被迫隔离,结果留在岗位的前线人员不得不做更多的工作,轮班执勤的时间更久,休息更少,更不可能请假!若疫情继续恶化下去,我们的前线人员到底还能撑多久?目前的情况已让人十分操心。

医疗界共患难时刻

那么,我们如何帮上忙呢?前线人员现在极需有人分担责任,和减轻未来负担。先谈前者:前线人员的工作,尤其是与医护专业和技术相关的,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随意取代和分担。可是,我国也有私立医疗系统,全国有208间私立医院、1万6469张病床、1万5457名医生和3万5970位护士(资料来源:卫生部Health Facts 2020)。当中有不少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若他们肯毛遂自荐帮忙减轻公共医疗体系的负担,那就最好不过了。这是医疗界共患难的时刻。

比较起分担责任,前线人员处在崩溃边缘的问题根源仍是疫情恶化及病例增加。要知道政府的主要防疫措施可以分为四大类:检测(Test)、追踪病例(Trace)、治疗(Treat)及隔离病患(Isolate)。卫生部的这些综合抗疫工作,环环相扣,任何一项出现紧张和压力,积压(backlog)累积越多,就拖慢和影响了后来的抗疫成效。

若要有效抗疫,时间绝对是关键——假设有太多密切接触者需要联络,但因负荷不了而一再拖延,这些人可能就不疑有他照常出门,结果就把病毒继续传下去。如此一来,感染链不仅没断,反而当卫生部联络上的时候病毒可能已开枝散叶了,他们又得接下来再追踪更多人,就没完没了。再来就是迟被诊断的确诊者,或许已错过了黄金治疗期,最终可能导致后来病情恶化以致出现生命危险。

日前卫生总监诺希山声称我国还未达每日检测数量的最高承受量(maximum capacity),但人手和实验室资源是有局限。根据疫情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我国平均每天检测5万5000人次。自从踏入2021年,每日检测数量也显著提高了,没有怠惰。在有限的检测资源和人手情况下,政府应该善用检测在追踪病例和疫情重点灾区的监控(surveillance)用途。

毕竟检测不是‘玩爽’的步骤,若检测对像确诊,负责任的医护人员必须确保能有后续行动跟进治疗直到患者康复。问题是现今疫情失控,纵使处于MCO 2.0,社区感染特别是工作岗位的簇群依然猖獗,政府已一直挑战著自己前线人员的极限,不太可能应付有如一些在野党议员和私人医疗界大力提倡的全民大量筛检(mass testing)建议。

我看到民众随著这些意见领袖起舞,借此强力批评政府如何没把工作做好、控制不了疫情,也不愿正视这个倡议是否可取。殊不知,以目前的疫情而言,提倡此建议的人反而会帮倒忙,或有其他的个人议程。

有些议员们还大力推销某私人医疗诊所或医院的抗原快速检测试剂(RTK-Ag)配套,价钱介于70或80令吉,比起检测盒的成本30至40令吉,赚幅依然可观。在疫情失控、人心惶惶的时刻,民众对新冠病的恐惧不安和无知,这个心态很容易就会被如此的宣传吸引。再况且这些倡议者也没提供什么医疗教育资讯,让民众知道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去检测,以及应选择什么检测方式较为恰当。

筛检的迷思

民众对筛检普遍上存有迷思,不明白检测的局限,以为有了筛检自己就会安全。首先,检测结果纯粹反映当下是否有染病,不代表日后不会受感染。再来,若民众在检测前几天才刚受感染,无论是RT-PCR或RTK-Ag检测方式都可能检测不到而成了假阴性。我们该担心的是,阴性检测结果会让民众有虚假的安全感,导致他们松懈遵守SOP。

所以,一次性的筛检有抗疫作用和意义吗?如果没有,到底一般民众要多频密去做检测,费用又谁来承担呢?那些倡议者有告诉你吗?不要看到这些挂名医生、专科医生或公共卫生“专家”的意见,和政治人物说得头头是道,自己不做功课就放心跟随。

这个民间无差别全民大筛检的建议,非但不会减轻反而加重前线人员的工作负担。在目前MCO2.0的情况下,如果密切接触者可以自律和有效地居家隔离,根本不需要检测。如果你毫无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即使你已受感染了,10天后也会痊愈失去了感染力。

现在前线人员最需要的是,民众能守SOP纪律避免感染冠病增加病例。若真想要在社区帮忙,卫生部需要人手帮忙追踪病例和跟进居家隔离的密切追踪者和确诊病患的情况,大家可以联络临近的CAC(Covid-19 Assessment Centre)贡献一份力。议员们如果能够,就号召民众响应帮忙,不是更好吗?就如我早前说的抗疫措施环环相扣,如果连最基本的追踪病例都无法做好,检测那么多有什么意义?

刊登于《東方日報》東方文薈版《群議良策》專欄2021年2月3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