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5, 2012

Argument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 argument is not for winning, but for understanding.

Saturday, November 24, 2012

I like Politics?

One thing people like to say about me (after reading my FB posts) is that I like Politics.
No, it has nothing about liking politics. It is because I care more about Politics than those who commented me that way.
I care about Politics, is not only for my own interest and gain, also for yours!
Our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rights, democracy, social justice, equality, freedom and liberty -- you only appreciate them and strive for better, if you care about these values. Politics is the word that relates to all of these values.

Friday, November 23, 2012

《極光浪漫》




一起去看極光是我和曉慧一直想要做的事,尤其是當我們倆還在歐洲時。

以下是我事先在旅行前,為曉慧和為這個時刻所作的小曲《極光浪漫》:

擁抱 星空燦爛 七彩希望
我們在一起 手心連心 依偎寒夜里
my dear,極光浪漫 畢生難忘
我們在一起 相信奇跡 劃過星夜裡
(我們在一起 相信奇跡 十一月十一) 
我愛你



*十一月十一,是因為原本預算會在那天看到極光,不過我們最後是在十一月十二日才有緣與極光見面

什么是博士?


博士学位,如果你是真材实料获取的,坊间对你半开玩笑的印象应该是你的脑壳永久性地损坏掉了 (Permanent Head Damage – PhD)。对于那些欲沽名钓誉,不惜花钱搞关系也得弄出个荣誉博士或假博士来的人,脑壳或许就不必坏掉。想必他们一定是看中所谓博士头衔可以为他们添光,'名正言顺'的权威效应。

博士学位,对于学术界人士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学术认可的资格定位,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有人说,博士资格只是学术界的'会员入门券',想要混混这江湖还不那么容易呢!

我目前是博士候选人,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就读。众人的普遍印象认为博士应该拥有读书破万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广博的学识与阅历。其实不然。大家不该被博士中的字所骗。相反的,我认为现代的博士是个别专门知识领域的专家,已经不是类似有如柏拉图,伽利略,牛顿等历史大人物般博学无不知晓。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现在活在资讯爆膨,知识发展一日千里的世界里。就算爱因斯坦在世也未必跟得上知识发展的步伐。

对我来说,博士学位不是出来的。虽然在严格法律定义下,我仍是个学生可以享有学生的福利。不过在现实生活里,我更像个打工族。我可以领取类似薪水的生活津贴(免税的),但我每天都要上班工作,而不是去听课。实验室是我的工作地点,每个工作天差不多95,都要拼业绩--那就是要完成实验计划。我可要向老板(导师)负责与定期汇报实验进展,偶尔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工作环境里也是有阶级之分--上有教授,导师级成员和博士后科研成员,下有硕士学生与技术助理。偶尔难免会有利益资源的冲突,这不足为奇。总之,博士学生已不再像大学本科生只需对自己负责,读好书考取好成绩基本上就行了。

学术界里最大的成就,就是能成功争取发表科研论文到重量级的科研学术期刊。能作出一些重大发现获得大众媒体大力追踪报导,乃至诺贝尔奖,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也与一般员工一样享有年假,但已经没有所谓学校假期这回事了。还有,要混这一行,除了学术报告演说技巧要做得好,还要多多参与学术研讨会与其他同行打交道拉近关系以方便日后合作。

至于修读博士学位的长短,这大部分取决于研讨课题的实验进展与成就。另外,现实的财务问题如津贴补助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般上德国的博士学位会在4年内修完。

在一百万人口当中,德国就有5000人拥有博士学位。而我国只有大约800人。博士人口比率的偏低也反映出我国不太注重学术研究。虽然在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方面,博士人口比率或许只是一个指标。我国每年大量地生产大学毕业生,大学报读率也不算低,但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失业率却偏高。在我国的经济没有成功转型制造适合的工作需求给这些大学生的前提下,我国除了注重大学毕业生的量,也应该关注方面。高教部是时候投入更多资源于科学研究以协助知识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也给这些大学生毕业生继续在国内深造自我增值的机会。


本文原刊登于《聯合日報》自由言論版  

Saturday, November 17, 2012

动物实验是现代生物医药科学发展的根基


2006年在英国牛津发生了连续好几场反动物实验的大示威,意在反对大学院方建设崭新的动物实验室。那几场示威当时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当中更有极端的示威者往大学建筑投放汽油弹而被捕。我本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目前也是主要使用动物实验模型进行某一人类传染病研究*的科研工作成员。面对更多动物权支持者的指责和普遍上社会人士对动物实验的质疑与误解,我觉得应该尽我责任说明这一方面的实况。

为何要使用动物实验模型(Animal Model)?第一,对于很多人类的疾病研究,科学家直接用人体进行实验是不符合伦理的,尤其是那些无可避免造成人体伤亡或痛苦的实验。纳粹科学家就曾利用了集中营扣留者干下了这些令人发指的不人道实验。第二,在生理上和在不少病理上,人类与动物都有很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所以,使用动物实验模型就可避免牵涉到人类,但又允许让疾病研究,医药研发和科学知识发展持续下去。对于这类型的研究,是无法单从试管得出合理的发现和结果。至于有什么典型种类的实验动物呢?小至线虫(Nematode -C.Elegans)和果蝇(Fruit fly -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中至斑马鱼(zebrafish - D.Rerio)、小鼠 (House mouse - Mus Musculus)、大鼠(laboratory rat - Rattus Norvegicus/Rattus) 和鸡(G.Gallus);大至猴类(Primates - Chimpanzee,Macaque, baboon)、家畜的都有。要选择何种动物,那就要看其中探索研究的科学问题而定论。一般上,科学家都被要求合理解释为何不使用较低等的动物,或以其他的实验技术来取代,例如细胞培养。而鼠类动物是较普遍广泛使用的实验模型,因为它们的繁殖能力又强又快,体积较小易处理,又与人类的基因有99%相似度。此外,鼠类也较容易被科学家基因改造,以制造模型来仿拟人类的基因突变疾病。虽然猴类会比鼠类在基因和生理上更接近人类,但在管制上会更加严格,实验成本会更高。

事实上,要进行任何动物实验之前都必须要事先申请。动物实验在欧盟成员国里是受到非常严格的管制,各国都有一套监督的机制。在德国,1999年通过了《动物福利法》(Tierschutzgesetz),赋权管辖动物福利的是联邦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门。首先,任何执行动物实验人士必须先上课与实习**,然后要通过考试过关获取执照方可开始进行实验。动物实验的申请书要求申请负责人解释实验的缘由背景,接下来详细说明实验的设计(包括罗列实验方式、步骤与治疗配方剂量)。当局着重于实验进行当中如何把动物无可避免承受的痛苦伤害减至最低。此外,当局也要求申请人合理化申请的动物数量,尽可能要求科学家减至最低最合理的数量。综合这些条件,申请人事先务必要小心翼翼、周详地计划实验,以免滥杀‘无辜’或造成动物太大的痛楚。只有在申请书被批了后,才可进行有如申请书里所声明的实验,这才算是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所有使用过的实验动物的资料和记录都必须完整保存档案,并且每月需呈报已使用的动物数量,以方便官员或有关负责人追查和监督。

确实我们偶尔会在媒体上看到有人滥杀或故意虐待实验动物耸人听闻的报道。我不排除有些人是犯法的害群之马,如果他们没有根据所批下的实验计划行事。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动物实验是生物医药科学发展的极其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动物实验模型的话,几乎可以肯定市场上绝不可能推出新的但又安全有效的医药。认真的科学家对待每个实验室动物生命应该是存有敬意的,绝不会有如动物权支持者指责般的爱玩弄动物生命。我认为目前德国的《动物福利法》相当完善。据说我国的农业与农基工业部欲在明年的国会里提呈类似的法案,我希望这法案正如副部长蔡智勇所形容般的正面(获得90.9%的听证会公众支持)


註腳:
*目前我的主要研究项目是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传染病,例如伤寒(TyphoidFever)。由于感染人类的菌种(S. Typhi)只寄生繁殖在人类,所以只好使用相近感染鼠类但又造成类似人类病理的菌种(S. Typhimurium)。使用动物实验模型是无可避免的。

**其中课程内容包括:了解个别动物的习性与生理,以及实验处理方式例如:如何日常照顾这些动物,如何人道地结束个别动物的生命,如何安定动物以便进行实验,如何麻醉它们,如何解剖,怎样取血或取器官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动物保护法律课程,知道什么是合法犯法的行为


其他相關報導與資料(那些要付費的文章我就免了):


2)科學家對動物權運動示威者的部落格感想1感想2

3)利用動物實驗模型來研究基因疾病


後記:
终于我首次写些关于我的专业。我觉得,科学家(或科学研究员)应该多与社会大众互动,接触与沟通,以较浅白的语言告诉大家有关我们做的一切,以便让大众能正确地理解我们做的事情,和我们怎样去做。这样有助于改善被扭曲的‘科学怪人’印象,还有助于解释为何政府投资那么多钱于科学研究发展和我们对社会的具体贡献 (当然,目前我没指大马政府,因为政府投资于科学发展的钱微乎其微)

Tuesday, November 06, 2012

In response to an article on The Economist


Bangladesh and development

The path through the fields


http://www.economist.com/news/briefing/21565617-bangladesh-has-dysfunctional-politics-and-stunted-private-sector-yet-it-has-been-surprisingly/print

The case study on Bangladesh shows us a path to lift up poverty and to empower the bottom community, WITHOUT rapid or substantial economic growth (in terms of GDP). This serves as a good reminder to the leaders out there who still believe in the myth of high number GDP growth rate is a good thing for the nation and a sure thing to benefit the people. Bangladesh just proved otherwise.

Thriving and strong civil society, NGOs and grass root movement ar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the measure of success on how the poor could help themselves (to get out from poverty line) and let others help effectively. Microcredit system is an impressive one. This demonstrates that capitalism is not necessarily the source of evil but could combine with social goals and good will to generate mutually beneficial outcome for all.

Handing out money like Santa Claus, is no way to help poor people in a meaningful way. One needs to reform the current structure and set up a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model. Perhaps Malaysia, India and China should take a lesson from Bangladesh how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lower income group. Parti Sosialis Malaysia would be proud to implement some of these ideas to their grassroot supporters. 

However, Bangladesh model does not have an answer for us at how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Middle-Income-Trap economic problem our nation is facing now.

Vegetarian

To me, vegetarian practice can only be justified on the ground of healthy food lifestyle.
Don't tell me that you do it just because you wanna spare/save (animal) lives.
Come on, human are natural-born a omnivore.
Even if I don't buy meat products on market, if I lived in the ancient time I would still hunt for meat just like our ancestors did. There is nothing wrong about it.
So, don't pass a moral judgment on me just because you choose to opt out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