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30, 2018

正視公立醫院專才流失現象

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後,中央政權輪替,新衛生部長走馬上任,公民社會對醫療改革重燃希望。若要改變民眾對公立醫院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首先就得留住資深專科醫生。筆者大膽建議政府根據相關醫生年資,向私立醫院徵收類似職業運動市場的「轉會費」,日後可作為特殊基金獎賞,資助公立醫院傑出表現的醫生。這將有望鼓勵他們留下來繼續服務。為了避免經驗技術與人才長期流失,政府應鼓勵甚至強制私立醫院的專科醫生定期回流從事公共服務,增廣對新病例的認識,此外也須承擔額外的社會責任。

【文/林志翰】
是否有人曾想過,為何馬來西亞政府為國人提供免費或高度津貼的公共醫療,全額付費的私立醫院生存之餘尚能蓬勃發展?這類現象在城市化且私立醫院林立的州屬,如檳城、雪蘭莪、吉隆坡、馬六甲、柔佛尤其明顯。這些地方雖為醫療旅遊的重鎮,若無本國人付費使用,肯定難以支撐這些私立醫院。重點是,什麼因素驅使國人不介意額外付費,縱使昂貴仍要接受私立醫院治療?
根據2015年的《國家健康和發病率調查》報告(National Health and Morbidity Survey)發現,願意接受私立醫院住院治療的國民,多數來自城市地區、年齡介於三十歲至五十九歲、華印裔、私人界任職、受高等教育、中高收入家庭。這些數據首先告訴我們,私立醫院的客戶經濟能力較好。同一份報告也透露國人不滿意公立醫院服務素質的原因包括:等候會診時間長、不得選擇屬意醫生、難以挑選單人病房或較不擁擠的病房等。有趣的是,一般華裔對公立醫院務素質指標的不滿意程度比例,高過巫裔受訪者一倍,也較其他族群明顯傾向認同私立醫院。到底公立醫院哪裡做得不好,華裔病人要求什麼?
私院成為華裔優先選擇
私立醫院之所以受國人歡迎,除了歷來的名聲、先進儀器設備、室內裝潢與舒適空間,最大的資產其實是專業醫療團隊,更準確地說,是資深又名氣大的專科醫生。一旦涉及親人健康狀況和生命風險,不管有無能力負擔醫藥費都會盡力確保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金錢反而是次要考量,找「再世華陀」救命要緊,無形中造就了名氣越大好評越多的專科醫生成為各私立醫院的活招牌,病人慕名而來為醫院增加不少收入。然而,這未必是理智的決定,根據2016年《國家醫療會計帳戶》(Malaysia National Health Accounts)顯示,全國一共有196億令吉直接從自身口袋(out-of-pocket)掏出來償還私人醫療費(或78%私立醫院客戶選擇如此)。
若有選擇,為何華裔(尤其檳州)鍾情私立而迴避公立醫院?檳州的數據顯示入住私立醫院的人數超越公立。筆者將嘗試從以下兩個角度分析:一、專科醫生的資歷、職涯方向和累積人數;二、專科醫生和其團隊的身份象徵。
首先,根據前衛生部長蘇巴馬廉(Subramaniam Sathasivam)的國會答詢,截至2017年12月國內共有9,632位醫生申請加入國家專科醫生登記冊(National Specialist Register)
,其中只有4,843人(或50.3%)留守衛生部底下的公共服務領域。儘管如此,衛生部的專科醫生卻得應付大約70%全國入院人數(以及更大比例的門診人數)的工作量負荷。
問題是,從2015年至2018年1月杪,一共502名衛生部醫院的專科醫生辭職,其中四分之一直言轉去私立醫院。大部份請辭者擁有公務員等級Grade UD54以上,代表至少已投入九年服務,相對資深。若不是請辭出國另謀高就,那麼公立醫院專科醫生的流失幾乎就代表私院獲益,無形中擴大了兩者之間資歷和技術的鴻溝。優秀資深的醫生紛紛過檔私院,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部份公眾對公立醫院觀感下降。
就檳州的情況而言, 2016年資料顯示,不僅私立醫院的專科醫生人數是公立的兩倍之多,且平均資歷也高達七年以上或更資深。事實上,公立醫院擁有更多元化的專科項目(四十五項),私院只有三十五項專科,反而有更多重疊、各家角逐競爭最「熱門」的專科。
其次,病人和家屬固然期望能選擇溝通良好的醫生。一些華裔或有族群情意結,對通曉華語或方言者有莫名的親切感,成為選擇醫生的其中重要考量。公立醫院一般不讓民眾指定任何執勤醫生,再加上華裔或通曉自身母語的友族專科醫生比例,本來就比城市大型私立醫院低,造成不少華裔家庭對公立醫院意興闌珊。為此,衛生部已在特定專科醫院推行「全額付費」制度(Full Paying Patient Services),讓能負擔費用的病人指定屬意的專科醫生,享有最高級的服務待遇。基於公共服務應不分貴賤,對病人一視同仁,筆者並不贊同此政策。
族群醫療偏見代價不菲
還有一個不願認清的事實是,部份華裔可能將公立醫院視為另一個公務部門,把族群偏見投射在以巫裔為主的醫療團隊,間接影響他們對公立醫院的信任。抱持這種心態的代價不菲。公共醫療的經費源自納稅人,囿於偏見得支付大筆私立醫療費用,豈不等同繳交雙份稅賦嗎?
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後,中央政權輪替,新衛生部長走馬上任,公民社會對醫療改革重燃希望。若要改變民眾對公立醫院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首先就得留住資深專科醫生。筆者認同,政府絕不可能把專科醫生的待遇提升至私院水平,但不代表不該順應需要調整薪資和升職制度,設法與僵硬的公務員薪金制度脫勾。再來,政府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培訓醫療專才,私院輕易伸手挖角,對政府和納稅人來說極不公平。
筆者大膽建議政府根據相關醫生的年資,向私立醫院徵收類似職業運動市場的「轉會費」(transfer fees)。這筆錢累積起來,日後可作為特殊基金獎賞,資助公立醫院傑出表現的醫生。這將會是非常正面的肯定,有望鼓勵他們留下來繼續服務。同時,為了避免經驗技術與人才長期流失,政府應鼓勵甚至強制私立醫院的專科醫生定期回流從事公共服務,增廣對新病例的認識。此外也須承擔額外的社會責任,例如訓練醫院實習生和專科醫生,或做臨床試驗研究。這對目前仍在公共領域、身負重責、過勞的醫界同行或許會公平一點。

Sunday, June 17, 2018

公交月票卡的市民經濟學

我的最新文章,我從百忙抽空來寫因為這是專欄的承諾。這次我寫針對公交月票卡政策的仔細分析。 由於編輯似乎抓不到我的文章重點,所以他/她給我文章標的題目和副題都偏了。我只好在這裡自己還原,內容是一樣的。 ***** 原題:公交月票卡的市民經濟學 100令吉無限乘搭的公交月票卡,對你有沒吸引力?這項計劃涵蓋在希盟競選宣言的第一章“緩解民困—減輕人民的生活負擔”里的第8項承諾,旨在改善公共交通的覆蓋率和素質。新科交通部長陸兆福上任後,就表示希望能率先在巴生谷地區盡快推出此計劃,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乘搭率。
陸路公交在我國,尤其是巴生谷一帶,幾乎由大馬基建公司(Prasarana Malaysia Bhd)旗下的子公司Rapid Rail和Rapid Bus操作和服務(除了KTM電動火車由馬來亞鐵道公司營運)。這些都是財政部所擁有的官聯公司。去年大馬基建公司的總裁估計公司將能從營運獲得10億令吉的收入,目前因籌資建設輕快鐵3號路線(LRT3)計劃而負債。
陸兆福指該月票卡計劃需時落實,並非在執政的100天內,主要是因為此計劃需涉及龐大政府津貼或開銷。就這點,筆者感到不解。首先,使用者需先掏錢購買月票卡。若由營運公司推出自己的月票卡(而非透過‘一觸即通’卡系統),公眾反應熱烈的話就先袋入一筆客觀的收入。若能吸引到眾多新乘客效果就更棒,達到政府欲提高公交乘搭率的目標。在此情況下,政府無需出資津貼。 月票卡能減輕交通負擔 然而,希盟許諾的月票卡就只有定價100令吉一款。或許公交營運公司擔心這卡價放太低,若太多住在偏離市區的常客轉購并使用此卡,意味著公司將承受‘損失’的風險。筆者沒資料能作準確定此類乘客的數量,但站在新政府欲減輕人民生活負擔的角度來看,此卡將能有效地協助住在偏遠的中低收入家庭減少交通負擔。
舉個例子,假設你住在吉隆坡旺沙馬珠,而上班或上課地點在雙威-莫納斯大學。每天往返通勤的巴士和輕快鐵費用就達13令吉了,每月22天工作日就要286令吉的交通費。對於剛踏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起步薪水不高在交通上能省則省。因此對社會新鮮人來說,有了公交月票卡而每月省下186令吉,真的能減輕在城市生活的負擔。這肯定要比負債供車駕駛上班好太多了。 持卡人的心理賬戶 政府的這項計劃不僅大力鼓勵人民使用公交,還能間接促使民眾養成以公交代步的習慣,一石二鳥。這怎麼說呢?再假設你的單日往返通勤費是8令吉,而平时的你不常乘搭公交,卻因一时受政府感召心動買了一張月票卡。基本的計算是必須在一個月內乘搭公交至少13個工作天才有‘賺’。然而這一百令吉已被消費了,行為經濟學學家預測一般人會把這筆消費當作‘沉沒成本’(sunk cost)記在腦海里,勾畫出一個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如果到了月中你的月票卡使用頻率並不如预期理想,那麼你的心理賬戶就會出現‘赤字’感受到‘損失’。這個訊號會驅使你在下半月調整行為,努力增加乘搭公交的次數。這現象符合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提出的‘前景理論’,說明一般人對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有較大反應,因此行為上會作調整‘減損’。
營運公司也許首先對此政策有所顧慮,因為擔心這個月票卡運動只能吸引到絕大部分現時的日常乘客。若真屬實,此措施或將造成公司收入遞減。但筆者的分析是,只要政府能持續大力宣傳、吸引及售出大量的公交月票卡給新乘客,可以預期的是每日的公交乘搭量將增加。那麼,這個100令吉無限乘搭的月票卡不僅能增加營運者的收入,讓更多民眾節省交通費,同時也從心理上鞭策他們養成乘搭公交的習慣。 調整月票卡價格甚至推出年票 事實上,筆者認為劃一價格的月票卡並不利於吸引短程乘客。比如說從八打靈的Taman Jaya到吉隆坡孟沙單程才2令吉,每個月工作往返才不過88令吉,買100令吉的月票就‘虧’了。若月票沒有優惠價吸引短程乘客,要不乘客照舊付單程費,要不車子依然湧上街頭,塞車問題依舊纏繞。因此,筆者認為政府應考慮把月票分區定價,就如英國倫敦的公交系統把住在城市外圍遠地的入城月票定價比在市中心內圈的要高一些。
同時,政府應考慮推出比月票更長期優惠的季票或年票。如此一來,營運公司更能鎖定長期一定的乘客量,一次過先征收高額的預付款。乘客也因有更好的折扣而受惠,不是皆大歡喜?若政府推廣的乘搭公共交通運動奏效,能拉進更多的新乘客,營運公司就不該太多慮。再況且,不是每一個月票持卡人都那麼有紀律‘用盡’卡的通行價值,任何‘欠缺效率’的月票將會是營運公司的得利(持卡人只能怪自己沒好好使用月票卡),間接交叉補貼其他‘高效率’的月票持卡人留給營運者的賬面‘損失’。 如何遊說人民轉搭公交? 單靠月票卡計劃就能成功說服大部分駕駛一族轉搭公交嗎?非也。公交服務一定要可預期、可靠、頻密、方便和廉宜,人民方才會有信心以公交代步。月票卡目前也只回應了‘可負擔’這部分,並不是充足的條件。這部分解釋了為何希盟宣言里也承諾會在全國各地增加一萬輛公共巴士在路上川行,全面提升巴士的服務素質和效率。
可惜,政府不能一邊廂說要鼓勵人民轉搭公交,另一邊廂卻給駕車人士廢除大道收費。政府更不應提重啟或鼓勵國產汽車計劃,因為後者正是公交建設在90和2000年代裹足不前的絕對導因。如果公交政策要一致,政府更應逐步減少甚至取消燃油津貼,就如希盟宣言里的承諾:只提供津貼給需要的群體。希盟定義的‘需要的群體’仍太廣太多,筆者認為應只提供津貼給運輸業業者而已。駕駛應被視為一種‘奢侈’,而不是‘權利’和‘優待’,是時候駕駛人士付出真正的環境和機會成本代價或轉搭公交。

刊登于《東方日報》東方文薈版2018年6月16日
*注:東方日報將此文命題為“改善公交須政策一致"

Saturday, June 02, 2018

7 dating years to XH

Happy 7 dating years to my dear wife, Xiao Hui!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many years of happiness and fun (surely certain side-effects of tension and arguments would occasionally arise).
Just the day before, Yee Chern also marked his official augural visit to a childcare centre. He was all smile, no tears (and even reluctant to leave by noon for the first half-day session). Even before we were sending, you asked him if he is ok and he wants to play in the 'school' without papa-mama, he nodded and replied 'want'. You asked him whether he would cry without papa-mama in 'school', he shaked head immediately without hesitation. You broke into tears. Yes, our boy is becoming more independent and he is ready to socialise and get used to a fun-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would make you feel very much at ease when you start your new job in coming weeks. Indeed, YC holds his words and he did not cry when seeing both of us leaving after dropping him. We were delighted to take the LRT train to Bangsar/KL together, and this will be very likely to be our new routine. (and we have to wake up at least 1 hour earlier than usual for this new daily routine)
It has been more than 2 years and a half since you resigned from your last full-time job, I am glad that you found passion for the upcoming new job and the challenge you are ready to take up! It was rather tough for you to pass through 4 interviews and secure the job in the end. You have my full support!
Today you went to cut and do hair in Bangsar. You said you cut your hair rather short to the level I never seen before I met you. Indeed, but that looks very nice on you, feel light. It seems like you shed certain burden overall and make it very refreshing. So funny that when you were doing your hair, our YC was also roleplaying in 'school' as a saloon stylist, he seems pro though!
You asked me if now I would have developed 7-year-itch (七年之癢), yes I do...my whole body is very gatal still, if got time and convenient, please help me, ok? (是的,很癢,我全身都很癢,有空和方便的時候求你幫我搔搔癢吧) 😝
oh ya, surely my character would sometimes irritate or annoy you. Time-lag in certain response/reaction, is not intentional, it is just me, my natural weakness. Sometimes you think I am stubborn, I am still honest with you about what i really thought in mind and said it out regardless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Whatever it is, I am just an imperfect human, I still luv you lah...
Your Laogong,
Han
1.6.2018
P/s: i don't think i will be so cliche to say, I give you zero-rated GST for today anniversary 🤪

寫給滿兩歲生日的禹丞


兒啊,
生日快樂!粑粑和麻麻很開心看到你快高長大。那麼快,又一年了!很抱歉也很惭愧,今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倆正忙得不可開交,所以無法為你親手製作禮物送給你。我們遲點再補給你,好吧?希望今天阿姨們給你的生日驚喜足夠讓你開心 😁
這一年來,你變化了很多,一直突破你個人新的里程碑。早前衛生部診所認為你的語言和步行行動進度慢,甚至推薦我們把你送去專科醫生診斷—在他們的定義里,到了18個月你應該可以單獨步行和能串聯至少3個字說話。沒關係,他們不了解你,其實你只是在心態和動作上保守謹慎(已在輔助下走動了4個月),在去了診所後的隔天,就已大膽跨出獨立的步伐。想當年,你粑也差不多要到18個月才會走😆 。至於語言溝通方面,我們其實不曾操心。你聰明伶俐,能明白粑麻的指示和意思,現在還蠻能說和回答的,甚至愛哇哇丫丫歌唱。那真的很好,省略了我們與你之間溝通的互相猜測。
至於你的任性固執呢,真讓粑麻很頭痛。你不是不明白我們的用意和勸告,但卻堅持要(做)某些東西。別人似乎常看到你可愛乖巧善良的一面,對粑麻我們倆偶爾大鬧不領情和不客氣,是考驗我們倆的耐心、默契和合作。那種考驗有時會討厭、不太順利,因為最後中招的人就是我啦😆!所以你最好還是對我們好一點(就等於對我好咯)。辛苦麻麻過去一年的照顧,你知道有時候你還是會比較難搞的。
這一年來,除了你有很多表哥和大姨送給你的玩具,粑麻也為你添購了相當可觀有趣味的繪本書籍,放在你戳手可得、自己的矮書櫥。你對閱讀翻書愛不釋手,觀察力還真敏銳,這點粑麻感到很欣慰。家裡沒有電視機,而我們也常伴你快樂閱讀,希望能培養你往後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近來你愛踢球和作畫讓我們有點小驚喜,你有什麼興趣,我們盡量讓你從中學習得到樂趣。你也愛去‘學校’(playgroup)與同齡朋友和老師互動玩樂,因為性格溫和可親近,結果還蠻受朋友歡迎。你去到很多地方,你出其不意的可愛常招惹陌生人注意和挑逗,身為粑麻既是歡喜也偶爾擔憂太熱情的陌生人。
兒啊,
過去的一年國家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改變,我期望我能繼續在這個被打開的新局勢貢獻我的知識力量,盡力確保這個國家未來能給你更合理、更公平的權益保障和自由。改革理想還未實現,我希望在你成長的過程可以逐一看到,日後我可為你作分析和解釋。除了人格培養和禮貌尊重,公民(社會)與環保意識是我本人相當看重的部分,粑麻要成為好榜樣也會逐漸地潛移默化熏陶你一些良好的價值觀。(至於那些更為複雜的人情世故,那是用一生來學習的,我不會吝嗇分享我的心得,等你再長大點吧!)
還有啊禹丞,
過了不久後,你就得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在上班日子粑麻都希望你會開心地好好在‘學校’(托兒所)度過。你在外的態度行為一般上很好,可以獨立也可大夥互動,我們希望你可以喜歡新環境。當然,我們會為你物色優良環境和人文素質的學校。麻麻找到了工作,我們要替她感到高興才對,因為真的得來不易,而且是麻麻本身覺得有興趣、有挑戰和有意義的工作。
我們希望接下來的一年,你會過得更愉快更精彩。粑麻承諾過帶你探索這世界,我們并沒跳票。我們會確保你擁有愉快成長的童年,慢慢學習和了解這個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奧妙。
我們粑麻愛你!很多認識你的人也疼你,生日快樂啊!謝謝你帶給那麼多人歡樂。=)
志翰粑粑
2018年5月25日

大選 與 世界杯

我的友人把大選與世界杯比賽的高度關注和話題性拿來作類比,那是無可厚非。
但分別是世界杯是一種興趣(hobby),不關注它其實沒什麼義務牽掛。畢竟關注世界杯賽的球迷,平時未必喜歡或關注足球運動發展或喜歡踢球。
我覺得正常國度民主社會的公民,平時雖然不必把國家-州-地方社區政治事務高調并常常掛在嘴邊或發佈在社交網,但我認為要達到一定成熟度的民主社會,平時人民真的應該積極關心和*參與*政治,無論是在哪個層次的。用一己力量也好,參與公民社會組織也好,人民自己要採取行動,真的不能只完全依靠和寄託政黨或政治人物。
*****
学生运动出生的苏淑桦指出,在选后的新局面下,人民仍持有“政治外包”的旧思维,把公民义务简单视为“五年投一票”,并将所有改革工作寄托给政党及政治人物。
“新政府上台首100天其实非常关键。但我们经常听到,有的人认为‘首一百日不能做什么,所以应该给新政府一些时间’。”
“其实‘给新政府一些时间’就是政治外包的心理。你选了一个政府,接着就让他们好好表现五年。我们的政治身份和政治任务,好像就只有透过选票投票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