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来到尾声,仅剩最后五年给马来西亚追赶冲刺晋身为先进国。首相纳吉今年信誓旦旦地说,过去三年政府的经济转型计划(ETP)已见成效,我国有望在2020年之前就成为高收入先进国。随后,第二财政部长阿末胡斯尼也呼应说,马来西亚在2018年就能达至一万五千美元的年收入目标,尽管今年才突破了一万五百美元的水平。其实不只纳吉与财长,很多人似乎有这种迷思,以为高收入国就是先进国。
“先进国”这个概念和定义,迄今仍无国际共识。从经济方面来看,先进国的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是有高人均收入(per capita income)和高国内人均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有者以工业发展为标准;拥有第三和第四级产业(tertiary and quaternary sector)分布的高度工业国一般上是先进国。近年也用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HDI) 来衡量和分辨先进国与发展中国家。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和教育水平都囊括在HDI的计算中,先进国的HDI排名通常名列前茅。
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或世界银行,都没把高收入国诸如中东产油国卡达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列为先进国。卡达尔的人均收入大约有九万三千美元,是我国的大约九倍,甚至比澳洲和美国还高。加勒比海岛国如波多黎各和巴哈马的人均收入也在两万美元以上,但这些国家并不属于先进国。可见高收入不是先进国的绝对条件。
我国的HDI仅排在尴尬的第62位,而且还排在太平洋小国帛琉(Palau)和内战后重建的非洲国家利比亚之后。1980年代以降,我国的工业发展颇有小成就,以致经济结构不至于单一如中东产油国。问题是如今的制造业转型缓慢甚至停滞。劳工密集、代工型的工业仍普遍存在,每年却大量流失知识经济转型所需的高知识高技能专才。面对经济价值链攀升阻力,又如何能有效地大大提高国民平均收入呢?
即使要谈达到高收入的目标,仍是个大疑问。随着近期国际油价大跌、令吉疲软,明年消费税推行后通货膨胀势在必行,国家人均收入要在五年内增长50%,达到一万五千美元,实在不简单。1990年代的近双位数经济成长已不复再,而近年国内生产值的增幅只得5%至6%左右。以目前的收入水平推算下去,国家经济成长每年要维持至少在8%的水平或以上才可跻身为高收入国。
根据今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国民薪金收入总值仅占GDP的33.6%,而泰国和韩国的国民收入占超过60%的GDP。我国正处于富国家、富企业,穷人民的现象。到底是不是高收入国,对人民有那么意义?
还记得前首相马哈迪的“2020宏愿”里迈向先进国的九项挑战吗?那个所谓有道德爱心、民主自由公正、人文物质发展并重的进步繁荣社会,如今怎么都简化为只谈高收入?抑或人们都像马哈迪惯性选择性健忘?
一场豪雨就能令首都各地和机场“积水”的“先浸国”,你自豪了吗?
本文刊登于《火箭报》2014年12月15日期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