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02, 2018

政治雜感回應


在公開的社交媒體場合,我比較愛就事論事,不把對領袖的喜惡當成是一個批評的論點角度。大選前就政黨政治來說,如果硬要是我選國陣或希盟兩者之間而已,當然我的直接判斷是國陣的政治我肯定投不下去。但是,如果要就政策持平而論,不是國陣推行的全部政策和計劃都不好,肯定也不是全部希盟的政策我都讚同(或許在宣言推出時到競選期,很多希盟政治人物也不太清楚宣言的整體政策)。

撇開顯著的貪腐問題,我覺得國陣在納吉的領導下就多方面國家政策方向而言,比起阿都拉時代清晰,也比較能順應當時已漸漸轉變的民意要求,比起以前高高在上高壓的國陣老馬政府,已變得更responsive engaging。其中一個原因是納吉政府施政比較器重professionalsexperts的意見尤其在官聯公司(這點連Prof Terence Gomez都會認同),雖然他的內閣因國陣內部人才凋零和政治需要而大部分是廢材庸才(馬華主席就是一位)。還有另外一個改變是國陣政治人物自己也親自上線去社交媒體面向大眾。即使有時是公關,但也印證了他們也嘗試要順應潮流和民意。

作為負責任評論人,我信這個: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所謂的民主和自由空間,一直都是公民社會加上當時在野黨推波助瀾一分一吋地爭取回來。你說的媒體和興論空間自由,其實在200812屆大選後就逐漸形成。要知道,到了現在主流媒體都還是親政府的,媚俗奉承的文化尤其是沒有改善。我在GE14前寫過了不少專欄評論文章也有批評過政府,不也沒有被對付(當然如果是信口開河再加上誹謗的話,就另當別論)?我相信并希望以後也不會。所以說,目前和509前的媒體和興論空間,坦白說,我還沒察覺明顯的不同。希望他們會在鉗制媒體的惡法上果斷下手,有做我就到時會贊。

對於LGBT弱勢社群的課題,你說的我沒太大意見。我明白穆斯林和宗教團體對這課題的保守層面,即便是在政治圈的穆斯林政治人物之間也有不少人有同樣的思維。但身為政府若能就應該展現多點高度的包容性,至少應該思考如何在被逼被追問的情況下,不說出歧視性的話。如果醫生治病人都來者不拒不作道德價值判斷(這叫做醫學倫理),我對政治人物有同等的要求和期盼。

我不是說要叫真正追求改革的人士都停在原則層面而不使用正當的策略去爭取,當然要時刻抓緊時機開拓可能。但要妥協到什麼程度,有時也總要有個底線。我覺得難以接受的是,有人需要轉態變成他人的辯護士,扭曲價值是非,難道這樣可以更快達到目的?要適可而止。如果誠信、公正、民主都掛在政黨名字里,至少要live it up the expectation。我長期觀察,我的眼睛是開著的,腦袋還是清醒的。

所以,有人感到非常失望看到前戰友都變成另外個人,我不能怪他們如今變得比較‘酸民’。他們也曾付出過,看到一些事情確實仍在原地踏步(儘管當然其他方面還有契機),難免不忿對一些曾犧牲過的其他人也不值。

是非顛倒價值扭曲對當權者的辯護,是他們不能接受的bullshit。他們批評希盟,只要是有道理有根據,我覺得希盟支持者也應該虛心接受-- 當初在同一陣線批評國陣時,不也要求政府的支持者也要理性看待以事論事嗎?我看問題是出現在這些批評希盟的人士,尤其是目前在華裔圈子里,是少數。政黨政治情緒依然高漲,很多時候就只問到底你支持誰,而不看論點有沒有道理。我認為希盟就如你所說的,會(也可以)更開明接受批評(包括老馬),支持者也應該理性思考和看待批評。不要因為有人批評希盟就急著給人標籤,回應他人的論點吧!這是我的基本期許。以前Zunar畫漫畫諷刺納吉夫婦和政府也很sarcastic不一定要提出什麼解決方案之類的,我們不也ok?我們不應該攻擊所謂的‘酸民’吧,有些有素質的分析問題所在,還是對啟迪民智有用的。什麼是情緒語言,什麼是理性論述,我們在這個民主逐漸成熟的社會要學習分辨。

僅此。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