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不做功课,我本人有不一样的看法。教学应回到教学本质--叫孩子们做功课是为了什么?
如果做功课可以让孩子们温故知新,加强对某一方面知识的认知,那么这是无可厚非的,我认为那是有起着一定的作用的。最重要的是,该功课的用意或目的 -- 如果太过简单或死板的(比如生字抄写),学生未必会用心去做,那么,学习的作用就少了。(当过小学生的我们,也应该有感受吧!?匆匆忙忙地赶功课,只为了完成而完成…甚至还有朋友比赛谁先写完)要加深学生对某新事物的印象最后储存至长期记忆,除了让学生反复演绎该知识在脑海里,还需让他们感受到该知识的意义和用处—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的大脑是有选择性记忆的,只会吸收认为有需要的讯息,淘汰其他看似占位没用的讯息。就像要你死记硬背几组不知从哪儿来的电话号码,你也会先问‘干吗?’,然后对那些号码的记忆效果比较差,印象很快就会模糊了(因为你是在被动记忆,不是情愿的)。但是,如果我告诉你,那是你的女(或男)朋友的电话号码,或者是追债人(‘大耳聋’)的号码(看到了要逃或挂或装死的),你一定会印象深刻,无论是多难记都会去记。我本人是不赞成hafalan等等硬硬一字一句的死记方式,以心理学的角度坦白地说,效果不会好。
但是,如果功课的挑战性或难度太高或太复杂,孩子们也会失去耐性,最后也就没有学习到些什么了。
小结一句,学习不一定要做功课,做功课未必是学习。
为何我顿时会有感触呢?
因为我想起一位失去联络已久的小学朋友。他本人外表看起来亲善乖巧,性格稍微内向。问题是他常常不交功课,他的名字对所有老师来说可真比当时流行的四大天王歌星还要红。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在众目睽睽的情况下,对他怒吼,打的打,骂的骂,打到他死去活来委屈地放声一哭的也不少次。但是,他还是依然故我,没有任何改善。老师唯有继续打骂,好像没有别的办法了(也有一些老师最后选择放弃,不理睬他--切记,教育人的大忌莫过于放弃教育人的机会)。对于几乎当时(甚至现在)所有小学生和老师来说,没有做功课或没有交功课,就有很多的‘同义词’=懒惰,坏学生,骗子(通常都会编造藉口的,总不可能说,是的,因为我懒惰,或者很有性格地说,我不要做)等等,好像犯了滔天大罪。然后,这些孩子在学生朋友面前抬不起头,通常都会被排斥于主流群体内,受到歧视和被逼选择孤僻—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对他的健康人格的塑造带来无可扭曲的破坏。
可是,当时相信不少老师和学生都会有注意到一点-- 他的考试成绩相当不错,属于中上的水平,偶尔甚至挤得进十甲以内,令不少观察者惊讶至满地都是眼镜碎片。他的国语(马来文)尤其是好,还有一次获选代表学校到校外参加国语笔试,过后更上一层楼至全国赛。但是,他竟敢得罪我在小学时期公认最凶最可怕的Cikgu Pua,不交不做她的功课,真是吃了豹子胆。说真的,当时我的马来文还真的比不上他呢!
我在这里长篇大论,只是抒发我的个人感想,然后与你分享我的看法而已,没有指正你什么。
(此篇文章原刊载在我朋友的部落格的意见箱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