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8, 2021

讓多元聲音化解社會分歧

 面書前言:

我寫這文章主要有三個觀察點:
(一)根據民調,一般人民受訪時通常都會說生活課題如經濟和疫情是他們最關心的課題
(二)當來到政黨/政府表現的認同,族群之間的反應就有很大的差別 -- 這通常也會反映在選舉時期
(三)選舉來到的時候,聯盟成員黨要瓜分代表上陣的選區,幾乎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選民的族群結構和勝算 --為何這兩者高度關聯?
雖然有人說:什麼樣的人民就該有什麼樣的政府,我還可以再加上“支持的政黨”。所以說,當政黨用種族宗教可以撈選票和政治支持的時候,其實這也充其量反映民意實況,因此這樣的政治伎倆是有政治'市場’的,屢試不爽。
我再審視當今的政局和受選民青睞的課題 -- 為何單一社會課題比如說環境正義、勞工、教育、衛生健康、交通無法成為催鼓選票支持的依據?為何連這些課題都常常要被政客以宗教種族角度來煽動和分化,更重要的問題核心反而不被關注?
也有人說要多辦跨族群活動來使各族關係更和諧,我雖然沒有反對這些活動(也相當支持),但我並不覺得這樣就足夠,主要是因為我認為很多的政策主張根本不需要過問這些族群宗教本位因素,所以公民社會應該更突顯各類重要的社會課題和多元聲音,避免被有心人以種族宗教騎劫和分化。
我發現,不少公民社會組織很容易靠過去支持或依附某些政黨,並有不切實際的妄想和期待。我認為公民社會組織不能自己展現自主性和擴張影響力,就很容易會被掌權人擺佈而變質。
我想起啟蒙時代思想家對“多數暴政”的數人頭民主制度的顧慮,以及他們提出如何化解主要社會分歧的方式和制度設計。如果我們任由目前的社會分歧線繼續或加強落在族群和宗教身份認同方面,我們又不去改變現狀,“多數暴政”或會成形分裂社會,這對大家都不會是個好事。

****

無論政黨或政治人物易陷入短線操作的泥沼,族群和宗教議題永遠最易煽動選民情緒,令其他社會議題失焦。民間必須突顯多元聲音,公民組織需經營自身論述,抓住議題核心,不能把民意訴求全寄託於政黨,因為這些訴求不一定反映在政黨政見或符合其政治利益。政改之路絕無捷徑,也不能純粹流於口號,必須重拾社會共識與人民訴求接軌。與其等待政黨為我們鋪陳論述、擘劃宏圖,不如公民社會求自我進步,組織起來引領輿論風向,成為各個議題的主流民意,勾勒出理想的社會願景。


【文/林志翰】

2021年大半年快過去了,疫情一波接一波,國盟上臺超過一年,已祭出緊急狀態四個月,不僅對疫情控制依然沒轍,政治不穩定更是寫照。雖然政治人物口口聲聲心繫疫情與人民福祉,疫情顯然並未減少朝野的政治盤算,甚至去年二月「喜來登政變」後都不曾停止。

今年四月,默迪卡民調中心(Merdeka Center)的最新民調顯示(下圖),目前國人最關心的重大課題是首先經濟(57.0%),其次為疫情(15.7%),才輪到政治(2.4%)。可見,部份人物的所作所為,似乎與社會現實脫節。問及國家是否朝向正確發展方向時,持反對意見的受訪者認為主因是政治不穩定(27%)。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族群的意見差異頗大。國盟上臺後,民調顯示巫裔和華裔受訪者對國家方向看法有著六十百分比的差距(下圖),前者表達大幅度認同,後者則強烈不認同。去年底因第三波疫情處理不當,各族對國家方向的看法進一步下滑(或視為對政府表現的間接評價),但巫裔和華裔的反應仍有近四十個百分比差距。



這一再突顯強烈我國的族群政治格局,國人早已習以為常。雖然2008年五州政府易幟,2018年中央政權輪替,政治改革仍未成氣候,族群政治依然當道。從去年底開始,巫統領袖誓言旦旦,不惜推翻國盟政府重新選舉,並非巧合。行動黨黨選之際爭論「去華」意識、「華沙vs英沙」兩派路線,亦反映該黨選民基礎。

建立在族群、宗教身份的族群政治,依然主導當今政治論述,也是我國社會分歧的根源,不容忽視。少數民族常感受挫,覺得未受公平對待。一個理想的民主常態,足以包容各種不同的社會分歧(social cleavages),容納越多不同意見。當一個人在某一議題抱持主流意見時,不代表對其他議題同樣如此,因此得避免過度主觀,謙卑地尊重少數意見。

哲學家如盧梭(Rousseau)、托克維爾(Tocqueville)、麥迪遜(Madison)皆曾對民主社會的「多數暴政」(tyranny of majority)表達顧慮。如果僅僅以族群身份劃分群己,馬來西亞也有可能發生。不過,目前最明顯的是馬來穆斯林與非馬來人非穆斯林之分。問題是,為何其他社會分歧,如階級、環境正義和單一議題,無法影響選舉結果?

 



政治競爭逐利,政黨行銷產品

政治學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曾經提出民主競爭理想的類比,把選民比作顧客,政黨和政治人物如企業:政治人物爭取選票就好比公司追求盈利,而政黨提出的政策就是其政治產品和服務內容。由此可檢驗我國政黨如何組織、區隔各種吸引選民的「政治產品」。然而,面對議席分配,許多政黨優先考量的卻是選區的種族結構,又說明了什麼?

即使默迪卡民調說明絕大部份國人更在乎經濟和公衛議題,但不代表來屆大選沒有族群本位現象,事實正好相反。如果民調屬實,選民何必在乎候選人是巫裔或穆斯林,只要該黨或聯盟祭出最好的經濟、公衛政策「產品」,就該贏得選票,這樣才符合理性邏輯吧?



但政治現實說明種族政治依然強烈,已成為議席安排的運作邏輯。當出民調詢及國家方向時彰顯的族群認同傾向,其中一個解釋是,身在族群政治的多數派沒看出主流論述的問題。默迪卡民調即印證這點——相較於4.4%華裔和2.9%印裔(分別高出六倍和四倍),只有0.7%巫裔受訪者認為「族群關係」為國內最大問題。

晚近十年國內族群關係日趨兩極化,不少馬來選民被推往更右翼的種族、宗教光譜,嚴重考驗號稱代表多元種族、相對進步的希盟。實際上,希盟垮臺前已嘗試向右轉,不僅無法提升支持度,反而令民調持續走低。馬哈迪甚至向反對簽署反歧視公約(ICERD)者妥協、現身馬來人尊嚴大會,不過民調仍無起色。用政治學的「三角剖分法」(triangulation)來觀察,當政治論述朝某個方向迎合對手的選民,期望從中囊括多數票時,這似乎是個好戰術,但事後證明策略錯誤。

希盟非但沒有爭取到更多右翼保守選票,對手反而大受鼓舞,直接把選民推往更右,讓希盟窮追不捨。如果希盟沒完沒了地向右轉,可能進一步疏遠原來的支持者。奉勸政治領袖勿過度自信,以為吃定選民,除了希盟,他們也可轉投社會主義黨或青年黨。不論是否違反原則立場,政黨不能只靠短線操作吸引選民,反之應亟思革新,打造更有說服力的論述來吸引中間選民。

安華在2008年曾喊出「人民主權」(Ketuanan Rakyat),回應巫統的傳統主張「馬來主權」(Ketuanan Melayu),甚至影響伊斯蘭黨論述的轉型為「全民伊斯蘭黨」(PAS for all)和「福利國」。若堅守原則信念,戮力深耕論述,並為之辯護,套用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話:政治是可能的藝術。不過,短視的政黨或政治人物經常只追逐選票和權力,易受眼前利益牽絆而搖擺。

溝通消除分歧,重塑核心論述

無論政黨或政治人物易陷入短線操作的泥沼,族群和宗教議題永遠最易煽動選民情緒,令其他社會議題失焦。有人認為,多辦跨族群、多元團結活動,可避免社會分化。我認為這並不足夠,如本文前述,如貧窮、環境正義或公共交通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最令人感同身受的,因此社會分歧不必要突顯族群、宗教。與其強調種族或宗教身份,公民社會應對這些身份認同破除敏感(de-sensitize),將公共討論專注在重大社會議題的主要矛盾。一旦意識到同樣是政策不公的受害者後,就有可能突破族群與宗教界限,因為各種不同的社會分歧而匯聚起來。

因此,民間必須突顯多元聲音,公民組織需經營自身論述,慎防遭政黨政治重施故技,透過煽動族群與宗教議題來轉移焦點。當然,公民社會並非鐵板一塊,也有披著保守、極端旗幟的團體,其影響力不容小覷,推崇進步價值者無法避免與之在公共輿論交鋒。公民組織要能專業問政,抓住議題核心,勿讓有心人企圖以身份政治混淆視聽,也不能把民意訴求全寄託於政黨,因為這些訴求不一定反映在政黨政見或符合其政治利益。當初希盟上臺後,許多承諾跳票,馬哈迪甚至宣稱競選宣言不是聖經,僅供參考。

打破族群舊政治,意味著大多數人已不再為舊政治論述買單。政改之路絕無捷徑,也不能純粹流於口號,必須重拾社會共識與人民訴求接軌。與其等待政黨為我們鋪陳論述、擘劃宏圖,不如公民社會求自我進步,組織起來引領輿論風向,成為各個議題的主流民意,勾勒出理想的社會願景。


刊登于《當代評論》2021年5月15日

No comments: